www.hnlqw.com

网站首页/老区艺苑/老区艺苑
老区艺苑

汝水记忆 ——致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的汝州

发布时间:2025-07-14 11:08:49  浏览量:262




汝水记忆
——致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的汝州

高延强

汝河在这里打了个旋儿,抖落八十载风霜。
古老汝窑的尘烟里,划过1944年的弹片。
那时山坳里的枪声,比春汛更急,
唐沟的崖壁上,血珠迸进石头,
成了今天,我们触摸到的红色的纹路。

老槐树还站着,守着一件补丁军装
树洞里藏着半块玉米饼,硬得硌牙,
那是马英姐塞给小栓子的。
她扎着麻花辫,眼里燃着比火把更烈的光,
“栓子,把信送到南坡,
让咱们的队伍,把日寇的膏药旗,
撕成碎片,踩在脚下”。

临汝县抗日县政府旧址的墙上,裂着一道疤,
那是1945年春天的伤口。
子弹在青石上刻下歪歪扭扭的名字:
王铁蛋、李秀兰、张狗剩……
他们的乳名,被炮火吼成英雄。
后来,城墙根下长出一片野菊,
每年九月,
他们未寄出的家书,
在风里飘零。

科技中专的教室,窗明得像当年的月光,
“助学班”的孩子们抚摸着墙上的老照片。
照片里,穿粗布衫的手正握着笔,
在斑驳的土墙上写两个字——“中国”
一笔是饥饿,
一笔是仇恨,
第三笔,
是咬紧牙关的坚持。

现在,我站在马英事迹馆的玻璃柜前
看她的旧草鞋,看她补了又补的笔记本
上面写着:“等打跑了鬼子,
要在汝水边,给每个牺牲的人
立一块碑,刻上他们的名字。
再种一片梨树,
等春天来了,
让甜津津白茫茫的梨花,
落满他们的坟头”

今天的汝河岸边,滨河公园,
到处奔跑着玩耍的孩子。
当黄昏漫过老城墙,
我听见风里有声音在回荡,
是马英姐的哨子,
是铁蛋的军号,
是孩子们的读书声。
正把八十年的风雨
酿成,
最浓的中国梦。

    (注:诗中“唐沟”“临汝县抗日县政府旧址”“马英事迹馆”等均为汝州抗战历史真实地标;“助学班”“科技中专”呼应当下汝州市老促会教育帮扶成果,串联历史与现在,传递“铭记-传承-奋进”的精神脉络。)

      作者简介:高延强,男,汉族,1973年11月生,河南汝州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教于汝州市第四高级中学。曾获河南省第一届农村骨干教师称号,连续获得汝州市第十二届、第十三届优质课一等奖,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

(责任编辑:张羽洁)

扫码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