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革命老区建设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省委农办副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魏国强
(2025年9月22日)

尊敬的刘春良会长、卢长健副会长、赵建才副会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2019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大别山革命老区视察时,明确提出“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重大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要求,全面贯彻省政府《河南省乡村富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规划布局,切实增加老区农民收入,助力我省乡村全面振兴,在“两个更好”要求提出六周年之际,省老区建设促进会、省农业农村厅在总书记“两个更好”首次提出地信阳市新县,召开全省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经验交流会。在此,受孙巍峰厅长委托,我代表农业农村厅,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省“三农”工作和老区发展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乡村全面振兴,产业兴旺是前提。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乡村富民产业和设施种植业发展行动,加力建设粮食、畜牧渔业、乡村农文旅等6大产业集群,培育小麦、生猪、食用菌等18条产业链,走出了一条乡村产业链式集群发展的路子。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和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打造运营“豫农优品”区域公用品牌,加快建设万亿级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和冷链食品、先进农机装备两个千亿级产业联盟,全省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6103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9家、居全国第2位,打造国家级农业品牌45个、省级知名农业品牌1479个,河南已从“中原粮仓”变成名副其实的“国人厨房”和“世人餐桌”。
同时,在省老促会的指导和支持下,聚焦特色、狠抓关键,规模持续扩大、集聚效应显现,老区乡村富民产业质量效益发展并重。大别山区的毛尖、伏牛山区的香菇等一批特色产业集聚区已经形成;信阳茶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泌阳肉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落地实施;中药材、林果、食用菌等深加工水平不断增强,延长了产业链,提升了价值链,丰富了供应链;老区“特色产业+红色旅游+生态康养”融合发展模式推陈出新,建成运营“红色文化+油茶产业”、“中药材+康养旅游”等一批集产业观光、农事体验、红色教育、休闲度假为一体的融合发展示范区。这些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高效发展,有力地带动了老区群众增收致富。
鉴往知来,砺行致远。用心用情用力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两个更好”要求,需要我们用好特色产业这一老区振兴的“金钥匙”,将老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需要我们讲好特色产业这一老区人民的“致富经”,让农民更多分享特色产业增值收益;需要我们打好特色产业这一老区形象的“新名片”,用革命老区的知名度、影响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在打造优势特色产业方面,大别山革命老区重点支持茶叶、油茶、中药材、食用菌等,伏牛山革命老区重点培育特色林果、高山蔬菜、生态养殖等,太行革命老区支持做好特色杂粮、干鲜果品、道地药材等,沿黄革命老区鼓励发展优质水产、特色畜禽、休闲农业等。通过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特色产业抗风险能力和供应能力;重点支持一批与老区特色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特色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打造“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农产品品牌”的品牌矩阵,让更多老区农产品纳入“豫农优品”名录;举办有老区特色农产品广泛参与的河南农产品专场推介活动,通过空陆数海“四条丝绸之路”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大市场
各位领导、同志们,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老促会的指导支持下,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一定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更优的服务,全力支持老区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老区振兴、实现农业强省目标、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新县融媒 曾亚芳 摄)
(责任编辑:张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