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nlqw.com

网站首页/乡村振兴/人才振兴
人才振兴

刘浩亮:回馈家乡,以公益善举促进老区振兴发展

发布时间:2025-09-24 08:53:16  浏览量:24




刘浩亮:回馈家乡,以公益善举促进老区振兴发展


汝州市老促会 马鹏亮 袁旭奇

      在汝州市蟒川镇戴湾村,有个名字经常被乡亲们提起。他是土生土长的本村人,在部队服役12年,退伍后自主创业,创办了军民阳光公司。几年来,为本村的公益事业投入40多万元,为老家的乡邻解决不少难事。他就是汝州市军民阳光光伏公司总经理刘浩亮。
       一、背街小巷通坦途 军民连心铺富路
      2021年春天,戴湾村主干道“村村通”工程全部完工后,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但背街小巷却依然泥泞不堪,下雨过后满是泥泞,晴天满是尘土,被村民们戏称为“水泥路”。刘浩亮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更付诸在行动中。
      “咱当过兵的人,见不得乡亲们受苦。”2021年4月,刘浩亮主动找到村党支部,提出要自掏腰包修缮村里的背街小巷。说干就干,他拿出12万元积蓄,自己联系施工队,亲自上阵当起了“监工”。从买水泥、沙子、石料,到规划路线、监督施工,他事事亲力亲为,生怕哪里做得不好,对不起乡亲们的信任。
      短短三天时间,4条背街小巷就铺上了崭新的水泥路。不仅如此,他还主动提出,谁家门口需要硬化,施工队都免费给铺上。这下,村民们可乐坏了,纷纷主动帮忙清理路面、搬砖运料。76岁的张寿山老人逢人就夸:“原来门前屋后全是土路,一下雨到处都是水和泥,现在变成了真正的水泥路,大家伙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这都是俺村退伍军人刘浩亮自己出资修建的,他不愧是一名好军人、好党员!”
      二、太阳能灯照乡村 暖心工程暖民心
      2022年秋收时节,刘浩亮回村帮忙收玉米。晚上从地里回来,他发现村里的路黑灯瞎火的,村民们出门只能打着手电筒,一不小心就容易摔跤。这让刘浩亮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让乡亲们晚上出门也能亮亮堂堂的。
      说干就干,刘浩亮再次找到村党支部,提出了安装太阳能路灯的想法。这次,他拿出了23万元,购买了700盏太阳能路灯,几乎覆盖了村里的每条街道、每个胡同。为了确保工程质量,他聘请了专业技术人员,和村干部一起,挨家挨户统计路灯安装位置,力求做到“无死角、全覆盖”。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施工,700盏太阳能路灯全部安装完毕。当夜幕降临,一盏盏路灯次第亮起,整个戴湾村笼罩在一片光明之中。村民们纷纷走出家门,看着亮如白昼的街道,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村支书陈二红激动地说:“浩亮这孩子,真是为村里办了一件大好事!以前晚上出门黑灯瞎火的,心里总发憷。现在好了,路灯一亮,心里踏实多了!”
      三、孝老爱亲扬正气 企业文化树新风
      刘浩亮常说:“我是农村出来的孩子,深知乡亲们的不容易。现在日子好了,更应该回报家乡,回报社会。”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在军民阳光光伏公司,刘浩亮始终把“积极向上、感恩奉献”作为企业文化,不仅关心员工的工作,更关心员工的生活。他设立了“孝顺金”制度,公司每月为工作满一年的员工父母发放200元生活补贴,让52个家庭感受到了企业的温暖。
       每年春节,刘浩亮都会带着米、面、油等生活用品,走访慰问村里的困难群众和孤寡老人。五年来,他累计捐款捐物8万余元,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如今,刘浩亮又有了新的计划,他计划把自家临街的几间老房子腾出来,改造成一座“新能源惠民服务站”,他要自掏腰包装修成适合老年人活动的温馨场所。“打算装上净水直饮机,让大伙儿随时能喝上放心水。”刘浩亮掰着手指头数着规划,“靠墙这排柜子放图书报纸,中间摆上象棋桌、跳棋盘,再添置两台大电视,阴天下雨时村里的老少爷们儿能凑堆看戏。”同时还建设一个“健康驿站”,常备血压计、血糖仪,定期来给老人量血压、测血糖,供村里老年人在这里放松休闲。
      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这座小楼将采用“光伏+储能”新能源系统。屋顶铺设的太阳能板不仅能满足日常用电,多余的电还能存进储能柜,供阴雨天使用。“咱是干光伏的,就得让乡亲们亲眼见着新能源的好处。”
       同时,刘浩亮还计划在村里的荒坡上种植500棵银杏树,既美化环境,又能增加村集体收入。面对乡亲们的赞扬,刘浩亮总是憨厚地一笑:“我是党员,又是退伍军人,为乡亲们做点事是应该的。只要乡亲们需要,我还会继续干下去!”
      这就是刘浩亮,一位将公益事业刻进生命基因的新时代乡贤。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一件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温暖着乡亲们的心,照亮了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路。
(责任编辑:张羽洁)

扫码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