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nlqw.com

网站首页/乡村振兴/产业振兴
产业振兴

“椒”点人物张怀安的花椒产业之路: “远观花椒”触及电商,拓宽老区群众增收致富路

发布时间:2025-07-23 09:29:45  浏览量:92




“椒”点人物张怀安的花椒产业之路:

远观花椒触及电商,拓宽老区群众增收致富路


 汝州市老促会 汝州市蟒川镇老促会 马鹏亮 袁旭奇


在汝州市蟒川镇薛庄村,提起张怀安,村民们总会竖起大拇指:“这人真有两把刷子!”这个曾因山多地少、发展滞后的小山村,如今花椒飘香、绿意盎然,而这一切的改变,只因老区创业典型张怀安的一次选择、一股闯劲、努力钻研以及八年坚守。

一、把荒山变成金山银山

2017年冬天,张怀安站在村东头的那片“圪针坡”上,冷风刺骨,脚下荆棘丛生。“我小时候就在这坡上玩,被划破裤子的事常有。”他说,“但那时候就觉得,要是哪天能把这荒地变良田,就太好了。”

这个梦想,在他当选为村支部书记之后,有了实施的契机。

“我原来是干建筑的,四处盖房子,日子虽不富裕,但能过。”2018年成为村支部委员,2020年接任书记后,他意识到,作为村里的带头人,不能只顾自己。“咱村人多地少,年轻人外出打工,留下的山坡地全是闲着。我想,能不能带头做点什么,让这些荒山也生金变银?”

说干就干。他承包了100多亩荒坡,东拼西借投入了40万元。光是铲除满地圪针,就动用了勾机22天、花了3万多元。“那时候真是靠一股子狠劲,白天干活,晚上还琢磨种啥最合适。”

最终,他选择了狮子头大红袍花椒这一耐旱、适宜山地种植的经济作物。“花椒种一次能收几十年,只要技术到位,收益很稳定。”

“纸上谈兵”容易,真要下地种树,问题一个接一个。特别是剪枝和管理,光看视频根本掌握不了。“我和老婆去了六趟鲁山、三次山西,就为了看专家怎么修枝、怎么施肥。”他一边记笔记一边拍视频,回村后就自己试,试错,再试,慢慢地掌握了门道,成了村里的“土专家”。

花椒第三年挂果,到了第五年已有大丰收。张怀安笑着说:“当年能收一万斤,按每斤35元干椒算,能收入十来万呢!”

刚开始,村里人并不看好他。“种地能发家?花椒又没人种,你种个啥!”一些村民私下议论纷纷。可张怀安没动摇,“咱是书记,不能光喊口号,得干给大家看。”

他的坚守,终于打动了乡亲。如今,已有28户村民加入种植行列,总种植面积达到近300亩。“有人家种了六七亩,一年能挣个两三万!”张怀安说到这,语气里满是自豪。

从一个人独自开垦,到带动全村共同致富,张怀安不光种出了花椒,更种出了希望。

二、从卖原料到创品牌

2022年,张怀安的花椒产量突破万斤大关。然而,他却没有像往年那样高兴。“价格低,卖原椒的话,最挣钱的永远是二道贩子。咱辛辛苦苦一年,到头来还没话语权。”

这让他痛下决心,要改变现状。

他拿出积蓄购置了烘干机、筛选机和打面机,实现了从原料到粗加工的转变。处理过的花椒品质更稳定,售价也更高。“一斤多卖十几块不稀奇,重要的是,自己掌握了定价权。”

但张怀安并未止步。“要长远发展,还得有品牌。”他注册了“远观家庭农场”,亲自设计包装。经典中国红罐体、透明亚克力盖、手写体“花椒”字样,搭配“汝州市蟒川镇薛庄远观花椒基地”的产地信息,使得产品不仅便于识别,还颇具美感与亲和力。

他给产品添加了更多人性化细节。比如透明罐盖,方便消费者查看花椒的色泽和颗粒大小;礼盒设计加了明黄色手提绳,既美观又实用;标签上则标明“纯手工采摘”“家庭农场绿色产品”,突出了非工业化、非规模化生产的生态属性。

“我们这个花椒,是长在黄土地、晒在阳光下、手工一颗颗摘下来的,跟那些机械化、化肥催出来的不一样。”

品牌立起来后,他开始主动联系各地经销商,除了汝州本地的商超外,他还与洛阳、许昌等地的商家取得了联系。“虽然量还不大,但局面已经打开了。”张怀安说,“这路子走对了。”

三、从线下发展到线上直播

更大的喜讯,在今年5月份传来,让他激动得睡不着觉。

这个喜讯是蟒川镇老促会办公室主任马俊奇带来的——汝州市老促会近期将在汝瓷小镇电商直播基地,针对革命老区的特色农产品进行直播,平台、资源、培训、直播等全都免费,都是由老促会提供帮扶支持。

这意味着,张怀安的“远观花椒”将首次触及电商,通过互联网这一窗口,打开更为广阔的市场。如果直播效果好,那么销量将有无限想象的空间。

“马主任,咱这是沾了党和政府的光啊!”张怀安激动地握住马俊奇的手,眼圈有些泛红。“我做梦都没想到,咱农民种的花椒,也能上直播,卖到全国。”

马俊奇笑着说:“咱们蟒川镇是革命老区,这些年你带着乡亲们真干出了成绩。现在国家政策也支持农村电商发展,我们就是要让老区好产品有好销路,让老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你那边只管把好产品质量关,把货准备足就行,直播的事情我们来安排。”

听着这些话,张怀安心里热乎乎的。“咱文化不高,不懂电商,但有政府和老促会帮着咱们走这一步,真是雪中送炭。”他说着,眼里有些泛红。

6月12日,汝州市老促会副会长郑海泉、妇工委副主任付玉风来到张怀安的花椒种植基地指导。郑海泉曾任市农办主任,是资深农技专家,一生与农业打交道,积累了丰富的农事经验。针对对花椒种植、采摘以及销售等方面,他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张怀安提供了很大的启发。

如今,张怀安正信心满满地为今后直播活动备货,确保每一颗花椒都达到最佳品质。他希望通过直播,让大家看看薛庄的花椒怎么种、怎么晒、怎么选的,让大家知道,咱们的花椒是真正的好东西,是蟒川这片土地上长出来的特色农产品!

从门外汉到土专家,从原料供应到品牌打造,从田间地头到直播间,他的脚步越走越稳。

“这八年不容易,但我从没想过放弃。”张怀安笑着说,“现在我只想带着大家一起干,让咱村的人都富起来,那才叫有盼头。”


(责任编辑:张羽洁

扫码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