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nlqw.com

网站首页/英烈人物/英烈人物
英烈人物

血染仪征牛角山 ——记汪心泰烈士

发布时间:2025-02-17 08:58:46  浏览量:184




血染仪征牛角山

——记汪心泰烈士

信阳市老促会  余运军

尖山,被誉为“豫南红珠”。早在1925年,尖山进步青年吴仁甫在武昌启煌中学就读时,结识了中共一大代表陈潭秋,经他介绍加入共产党,后受党的委派回乡,以办学为名宣传党的思想,发展革命力量。1928年5月,中共尖山支部在尖山吴家祠堂成立。至此,尖山人民开始走向在共产党领导下翻身求解放的道路。尖山是鄂豫边省委旧址,鄂豫边红军游击队诞生地。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曾演绎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更有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这些革命先烈中,汪心泰便是其中一位革命英雄。

汪心泰的一生,充满坎坷,更具传奇。1906年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县(现信阳市平桥区邢集髙堰村小石岭的一个农民家庭当时,尖山一带兵灾匪祸接连不断,加之连年自然灾害,人民挣扎在死亡线上因生活所,汪心泰离家去当兵。在国民党军队里,他却同样受压迫、受凌辱,并亲眼目睹了反动派对劳苦大众的残酷压榨,更加深了对反动统治和土豪劣绅的仇恨。

1933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四方面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鄂豫边区革命根据地的围剿汪心泰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工作,白天开荒种地,夜晚向穷苦百姓“穷人要翻身,就得闹革命”,秘密组织“扁担会”……

秋风送爽,细雨洒洒。1935年9月的一天,鄂豫边区省委宣传部长王国华到唐河开会,专程到尖山视察抗战工作。由于叛徒的出卖,王国华被国民党特务跟踪,被围攻在汪心泰的家乡小石岭。

“快看,在那里!抓活的!抓到重赏……”

情急之下,王国华到汪心泰的家中躲避。汪心泰临危不乱,急中生智,王部长,快!扮成我爹坐到正屋!”汪心泰让王国华假装成父亲汪树国,在正屋闲坐,爹,快穿上蓑衣,戴上斗笠,拿上放牛棍! 

汪心泰让父亲汪树国借着朦朦细雨,扮成放牛娃在屋外不远处放风。他自己则在旁边的偏屋里手执棍棒观察,以防不测。

“挨家挨户地搜,一定不能让他跑了!”

“看仔细了,任何角落任何可疑的人都不能放过!”

几名联保队员紧追至汪心泰家,因不认识王国华,看到在正屋闲坐的扮成汪心泰父亲王国华,戾声问有没有来这儿?”王国华不慌不忙地答道:“来过,刚出去,等一会儿就回来了。”王国华一边拿烟倒茶,一边嘀咕说:“该回来了,咋还不回来呢,我去喊他,长官们等着

王国华借机从正屋出来,汪心泰悄悄跟出来,快,跟我走!别回头!汪心泰领着王国华往屋后的山林中急跑,此时汪心泰的父亲汪树国已脱下蓑衣、斗笠等候王国华部长,快换上我爹的衣物,赶紧转移!”“我走了,心泰,你要保重!王国华担忧地说。

汪心泰大手一挥:快走,放心!看着王国华远去的背影,汪心泰和父亲又迅速返回家中,与联保队员斡旋。在汪心泰机智勇敢的掩护下王国华成功上演了“金蝉脱壳”躲过追捕

1936年1月5日信阳县警察局带着小石岭一帮反动势力,以汪心泰杀死了联保主任汪心乐为由,血洗了汪心泰家,他父亲、堂哥和堂弟被杀害,母亲不久含恨去世被押至信阳监狱。

在狱中,他受尽折磨。敌人把他吊在梁上拷打,使用老虎凳等残酷刑讯,决不松口没有暴露半点机密革命意志始终坚定

汪心泰入狱后,王国华、周骏鸣等一直在设法营救,他们通过地下党组织,向信阳县县长李德纯求情,说“汪心泰当过国军的班长,很本分,从没结交过土匪,更谈不上私通共产党……”云云,最终于4月将汪心泰从信阳监狱营救出来。

出狱后汪心泰厚葬了父母,怀着阶级仇,血泪恨,继承烈士遗志,带着累累伤痕立即投入游击战斗。游击队的队员吴恒山不是共产党员,在游击队成立当夜,找借口没有参加处决汪心乐行动,也不跟游击队撤离,机智的汪心泰一直对他保持高度警惕,出狱后他暗中派人观察其行踪。不久,吴恒山与反动势力勾结,私拉土壕肥己又加腐化,使不少群众饱受其害。

1936年夏,在尖山群众的强烈要求下,时任信阳县委书记(对外称大队长)的汪心泰(《中共信阳县党史大亊记》笫97页、《中共河南省党史大亊记》第90页),果断召集人马开会商讨,并亲自下令就地处决了吴恒山,消除了隐患,保护了游击队。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四支队八团开赶紧抗日前线,汪心泰先后在新四军四支队八团担任连长、营长、侦察队队长,随部队转战津浦铁路两侧,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1942年建立在敌后的抗日根据地遭到日伪军的疯狂“扫荡”,形势极为严峻,部队决定抽调一些军亊骨干支援地方开展武装斗争。考虑到敌后斗争艰险,加上汪心泰在一次战斗中腿部负伤,行动不变,最初组织确定人选时没有他。他却主动请战,坚决要求到抗战一线去战斗。 

在汪心泰反复请战下,最后领导批准了他的要求,调他到仪征县抗日民主政府担任县总队副队长。当时,根据地被分割、蚕食,地方武装受到重大损失,抗日民主政权只剩下很小一块地方的活动范围。汪心泰在仪征县委、县政府的領导下,团结带领总队战士,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反蚕食、反分割斗争。他多次亲自率领精干的武工队,英勇出击,狠狠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他还带领战友深入敌战区,威慑日伪军和自卫团,分化瓦解日伪军,破坏敌人的伪化计划,积极组织民兵队伍,加强军事训练,努力提高战斗力。

1943年1月9日,汪心泰和二五区负责人姚一青、魏然率一个班武工队到敌战区新集一带活动,天亮前宿营于牛角山附迈的陈家营(仪征县龙河公社国庆大队孔庄生产队李庄,现仪征市张集乡牛角山北李庄),由于坏人告密,遇到日军三个加强连和伪军三个排的包围袭击。汪心泰沉着应战,指挥大家迅速突围,自己身先士卒,冒着密集的机枪子弹,跃出庄外,掩护大家边打边撤。姚一青、魏然和大部分武工队员都冲出重围。汪心泰中弹负伤后继续顽强战斗,终于不幸牺牲,年仅37岁。

汪心泰牺牲后,日本伪军到处搜寻汪心泰的遗体,在姚一青、魏然及当地群众的掩护下,汪心泰遗体先后被转移三个地方,最终保住了遗体,并予以安葬。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仪征市委在汪心泰牺牲地建起烈土陵园,为他立碑纪念,其英雄事迹也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他身上的大别山精神永放光芒!

(责任编辑:李韵)

扫码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