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nlqw.com

网站首页/调查研究/省老促会调研成果
省老促会调研成果

抓基层打基础 固根本强治理 ——对深入推进基层高效能治理“桐柏行动”的调查

发布时间:2025-03-20 08:12:21  浏览量:113




抓基层打基础   固根本强治理

——对深入推进基层高效能治理“桐柏行动”的调查

省老促会

 

212日,全省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工作会议在郑州举行。省委书记刘宁强调要全面落实党中央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部署要求,树牢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基层如何打基础、固根本、强治理?基层怎么实现高效能治理?带着这些疑问,近期省老促会调研组地处豫南的桐柏县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调查研究,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桐柏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桐柏山腹地,是千里淮河发源地,素有“南阳东大门”之称,东边与河南信阳、湖北随州市接壤,南边、北边分别与湖北枣阳、驻马店市的确山县、泌阳县交界,西边邻唐河县。全县总人口约50万人,农业人口约39万,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口约16万,占农村总人口的40%,全县总面积1941平方公里,人员流动频繁且成分复杂,治安防控范围广、任务重,社会治理难度较大。

近年来,桐柏县紧紧围绕省委“四高四争先”战略部署,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固根本、强治理,结合治理需求和群众需要,通过打造精细化“基层网格”,探索“智慧大脑”、智慧终端、智慧门牌”等现代化“智慧治理”方式,完善网格联动、全时防控、舆情处置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推动了县域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以高效能治理助推高质量发展,全县刑事案件量、诉讼案件量、信访量连年呈下降态势,连续35个月无命案,连续39个月无京省集访、无重大舆情。先后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考评先进县,南阳市反恐工作先进县、信访工作先进县。

桐柏县综治中心是南阳市第一个建成的标准化县级综治中心,通过建立1+5+N”矛盾化解联动协同机制、规范自媒体管理“六步法”以及全链条诉源治理模式等在南阳全市推广的经验做法,实现群众诉求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让群众“只进一扇门、只跑一次路”,同时,该县依托镇、村综治中心和网格员服务管理工作,集中网格员、调解委员会、村法律顾问、“五老”人员等调解力量,在全县各乡镇、215个村(社区)均挂牌设立矛盾纠纷调解站。成功打造了“党建引领全科网格”、“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磨沟村”等社会治理的桐柏名片。

调研中我们了解到,桐柏县的社会治理工作经验在全省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和专项治理工作推进会上做了经验交流,2024年南阳市委政法委牵头组织召开了全市范围会议四次,桐柏县在其中三次上做了典型发言,南阳市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区专班第一次联席会议暨基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会在桐柏县召开,该县打造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和持续加强综治中心建设经验被省委政法工作动态刊发。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党建引领,筑牢社会治理根基。一是建强平台。突出“整合资源、功能齐备、流程闭环、方便群众”,以县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牵引,打造“县综治中心+诉讼、检察、法律服务、信访‘四中心’+公、检、法、司、信访‘五部门’+县直部门及社会力量”的“1+4+5+N”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化解”。二是织密网格。坚持“党建引领+网格治理+信息化”,推行“多网合一、多员合一”管理,纵向建立“县-乡(街道)-村(社区)-网格”四级治理链条,横向建立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基层治理同心圆,依托综治信息化平台,形成“一网运行、全域覆盖、闭环解决”的“全科网格”组织体系。三是完善机制。聚焦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坚持“线上+线下”一体发力,制定常规催办、中心督办、县级查办等机制,推动群众诉求第一时间办理、入驻部门分流解决、突发事件公安应急查控处置、重大矛盾县级牵头化解。至目前,已累计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821起。

二)坚持创新赋能,延伸综合治理触角。一是升级社会治安防控。开发“桐柏县治安巡逻防控指挥调度平台”,整合“雪亮工程”、社会化视频监控等数字化平台,成立无人机警航大队,构建全方位、全天候、立体化的巡逻防控体系,公安机关破案时间缩短三分之二,全县夜间盗窃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57.6%二是打造“智慧门牌”。由公安机关主导,逐户逐单位建立门牌“二维码”,做到一楼一码、一房一码、一企一码,实现对辖区“人、地、事、物、情、组织”的精准掌控、有效管理。同时,群众通过扫码,可直接办理户籍、车驾管等业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三是强化网络舆情实时管控。对网络舆情实行24小时在线收集和自动分析研判,第一时间化解处置苗头性舆情信息,每日、每周、每月自动生成《舆情形势分析研判报告》,为县委、政府有效管控网络舆情提供决策参考。

(三)坚持以人为本,提升系统治理效能。一是创新载体。以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统筹落实“千万工程”“四议两公开”为牵引,研究制定《关于新时代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大美桐柏的实施意见》,大力实施社会治理“412”工程,打出社会治理“组合拳”。二是用好抓手。以建强“四员”、夯实“四基”、化解“四户”专项行动为突破口,打造一支网络宣传员、网络评论员、网络信息员、网络义务监督员的“四员”队伍,实施“固基本”“打基础”“强基层”“筑基石”的夯实“四基”行动,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开展“稳闹访户”“解缠访户”“化重访户”“清个案户”的“四户”信访案件专项化解攻坚行动,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三是找准切口。从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手,大力实施配备一辆“警务电瓶车”、安装一个“智慧门牌”、升级一批“智能摄像头”等平安建设“八个一”惠民实事,让全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三、问题与意见建议

目前该县虽然社会治理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对标二十届三中全会、今年的两会工作报告中对社会治理的要求,尤其是刘宁书记在“党建引领基层高效治理”讲话中提到的“五基四化”和“党建+网格+大数据”等要求,桐柏县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标准,在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建设上还有不足,如乡镇(街道)综治中心规范化、实战化建设仍有短板;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还没有形成实质战斗力;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支撑作用,距离精准防控、精致治理还有较大差距。

为继续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贯彻落实省委“党建引领基层高效治理”,着力推进“五基四化”,立足实战、实用、实效,创新社会治理综合服务机制,推进县乡综治中心建设、社会治理智能化综合指挥体系建设,让地方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符合现代社会治理规律的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之路,为此,我们建议:

(一)进一步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把党建引领放在矛盾调解中心工作的重要位置,推出“党建+多元调解”双引领工作模式,由政法委牵头成立功能型党委或建立支部,实行统一领导、管理调度和考核。对已整合的部门、机构人员全部进驻中心办公,其他单位按需派驻或轮驻,县级配备专职调解员,成立调解咨询专家库,提供专业支持。持续发挥协调机制作用,促进政策集成、资源整合,形成大抓基层治理合力。学习运用北京党建引领接诉即办经验,切实加强党建引领全科网格化治理,推动基层治理水平整体提升。动员组织村“两委”干部、社区工作者、网格员等,常态化开展风险矛盾排查,及时有效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二)进一步激发社会工作者队伍新作为。按照1+5+N”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将县、乡两级现有的综治中心、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信访接待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分散的“多中心”资源,整合打造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一中心”平台。多渠道壮大社区工作者队伍,落实上级要求的每万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18人的目标。完善社区工作者队伍薪资待遇,建立“三岗十八级”岗位等级序列及对应薪酬体系。抓实社区工作者基本培训和全员轮训,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加大社工站建设力度,开发设置更多专业性社会工作岗位。完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保障机制,整合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志愿者、社会工作领域党务工作者力量,做到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建强用好。

(三)进一步凝聚服务群众工作新合力。社会工作部门要履行好统一领导信访部门责任,指导支持信访部门开展工作,深入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健全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协同联动机制,常态化开展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完善建议办理机制,推动解决群众合法诉求问题,及时把科学合理、具有可行性的意见建议转化为政策举措。建立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大力发展志愿者队伍力量,聚焦乡村振兴、产城融合、重大赛会、文旅文创、应急救援、民生保障等,丰富服务内容,推进供需对接,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依托红色资源搞好红色故事宣讲,探索实行“全科社工+全员志愿”服务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更好为基层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责任编辑:李韵)


扫码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