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革命老区发展的新愚公
济源示范区老促会
最近,2022年济源示范区五一劳动奖获得者名单公布,其中,济源示范区老促会办公室主任李快廷榜上有名。
李快廷是济源示范区老促会唯一的在职人员,他在济源示范区老促会工作已经18个年头,先后担任财务后勤科副科长、办公室主任等职。十八年来,该同志始终牢记使命,勇担困难,团结同志,尊敬领导,兢兢业业工作,勤勤恳恳办事,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连续多次年被河南省老促会评为“河南省老区工作先进个人”,其先进事迹被中国老促会选入《老区群英谱》。2020年,荣获济源“最美退役军人”称号。
一、忠诚党和人民,牢记使命初心不忘本色
坚定新时代革命理想信念。他始终把政治学习作为修身正己的有力武器,坚决拥护和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以实际行动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他结合工作需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扶贫开发及老区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先后撰写个人学习心得与革命老区扶贫工作日志20余万字。

弘扬新时代志愿服务精神。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主动请缨,甘作一名志愿者,舍小家、为大家,积极投身防疫工作,入户排查外地返济人员500余人次,向居民发放疫情告知书1000余份,疫情岗位值班100余小时,坚守岗位,服从调度,任劳任怨,为疫情防控作出了积极贡献,赢得居民的称赞。因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被北海街道望春园社区评为“优秀志愿者”,被北海街道党工委颁发荣誉证书。
二、传承红色基因,助力老区农民脱贫致富
因工作安排,李快廷经常与老促会的领导一起深入老区村镇调查研究,穿梭于老区乡村,往返于贫困农户,牵线搭桥,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促进产业扶贫,为促进老区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全力牵线搭桥。
推广节能环保气化炉。为解决深山老区贫困群众因燃煤涨价导致的生活困难,2016年,经过市场调查和各处走访,寻找到了既节能环保又卫生安全的生物质半气化节能炉具企业,经汇报,领导决定每台定向补贴200元,群众负担200元,一并采购了4250余台,解决了燃煤涨价给山区贫困群众带来的经济压力。

创新高山蔬菜扶贫模式。参与实施丘陵山区露地越夏番茄优质高效栽培项目,带领技术人员集中培训40多场次,使山区群众掌握了实际操作技能。仅王屋镇推广种植面积就达到1.5万亩,农民增收1.2亿元,辐射带动越来越多的贫困村、贫困户加入到种植行列。2016年王屋镇罗庄村因种植西红柿而脱贫,现已成为王屋山区一个主导产业,并得到了示范区领导的肯定。该项目获河南省科学技术成果奖、济源示范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考察引进高效经济作物。从陕西省韩城引进优质花椒“黄盖”“狮子头”“大红袍”3个品种,在大峪镇反头岭村试种,初见成效,已脱贫3户9人;从山西省运城引进“巨菌草”种植技术,在林科所试验栽植成功后,在王屋镇西门、枣园等村推广种植,已被林山村香菇种植户选用,粉碎后代替木屑培植香菇,降低了生产成本,避免了乱砍滥伐林木现象的发生,目前种植规模正在扩大,发展前景很好。
三、服务老区宣传,讴歌老区发展光辉成就
因工作成绩突出,济源示范区老区建设促进会曾连续四年荣获全国老区宣传工作“一等奖”,获此殊荣,李快廷功不可没。他还曾多次代表济源老促会参加全国老区宣传工作会议。
做好刊物组稿与发放工作。为扩大济源老区影响,李快廷积极组织采集稿件,先后向《中国老区建设》《河南老区建设》、中国老区网、河南老区网站等老区宣传媒体投稿80余篇;全力做好《中国老区建设》杂志的发放工作。
倾情推介济源老区建设成就。李快廷主动作为,服务《济源老区》的征稿、出版及发放工作,宣传老区开发建设和扶贫攻坚成果。他认真负责,甚至牺牲个人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十几年如一日,宣传工作及时到位,准确无误。济源老区宣传工作多次受到上级嘉奖。
李快廷同志在老促会工作尽职尽责,身兼数职,是个多面手。既是办公室副主任,又是财务人员、驾驶员、摄像员;还是修理工、搬运工,样样拿得起,放得下,做得好,深受同志们的喜爱和赞扬。李快廷服务革命老区诸多可歌可泣的典型事迹,深受各级领导的肯定与赞誉,为济源革命老区的发展与建设增光添彩!
(责任编辑:朱俊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