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nlqw.com

网站首页/情系老区/情系老区
情系老区

路在何方 ——卢氏老区的生死大营救

发布时间:2025-01-10 08:40:24  浏览量:222




路在何

——卢氏老区的生死大营救

卢氏县老促会  白旭东

 

                  大雨落崤函

              白浪滔天

              一片汪洋都不见

              路在何边  ——题记

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每当国家主席习近平二〇一八年新年贺词中的这段话在耳边回响时,我的眼睛就湿润了卢氏县2007年“7.30”特大洪灾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

2007730日晨,瞬间高达195mm的降雨量大范围降临到卢氏县。洪水冲进朱阳关镇、潘河乡、徐家湾乡、磨沟口乡、官坡镇等5个乡镇政府所在地,平均水深1.5米,最深达2米之多。全县19个乡(镇)的12个乡(镇)道路中断,15个乡(镇)供电、通讯中断,陷入一片汪洋……

那夜,天河仿佛决口,强降雨如漫天水柱,从宇宙的高压水枪喷射而下,朱阳关老街顿时一片汪洋。历经百年的土坯房经洪水浸泡,房倒屋塌,2100多条生命危在旦夕……

“快起来,快起来,街上进水,在屋里危险赶快往外边跑……57岁的朱阳关村党支部书记李成立过没膝的洪水,挨家挨户拍打门窗,大声呼喊。一阵阵急促的拍打,一声声紧急的呼唤,伴随着一声声闷雷、一道道闪电和倾盆大雨,在朱阳关村的夜空回荡。李成立不顾一切地在洪水中边跑边喊,一直从街中喊到五组,又从五组喊到六组,脚被磕伤了,他没有觉着疼,腿被划破了,他还是没有觉着疼。

街道上的洪水很快涨到李成立的胸部。大部分村民已经转移到安全地带,只有部分老弱病残者仍然被困在房中。一座又一座土木结构的土坯房轰然倒塌,木头的折断声,瓦片的撞击、破碎声,就像尖利的刀子,在一下一下地划伤着李成立的心。

借着闪电的亮光,李成立发现洪水中的树木像油锅中的麻花翻滚,几吨重的巨石在水中起伏滚动,水中的电线杆、树干随洪流在村巷中横冲直撞。来不及转移的一些群众被困在屋顶、楼房的栏杆上、树上,随时有可能被洪水卷走。

从王店沟滑坡区撤回的镇抢险突击队队长任建华,队员陈立波、赵宝华在镇长曹禄生的带领下,决定启用镇政府院内的竹筏,紧急赶往朱阳关村救援。这时,他们发现209国道上一辆车号以“豫M”开头的大卡车停在路边避险,当即上前请求支援。车上的人飞速开动汽车,冒雨涉水将竹筏运到救援地点,并打开大灯给众人照明。水流湍急,浪涛汹涌,竹筏大海中的一片树叶。镇长曹禄生冒着倾盆大雨,驾着自制竹排救人,使数十条生命得以生还。镇上一位名叫马书强的老板开来装载机,营救困在楼房栏杆及屋顶上的群众。为了营救深水区群众,该镇开修理门市的李会文,毫不犹豫地将自己新购进的21条汽车内胎拿了出来。那辆大卡车上的人又拿出车上的气泵,迅速为车胎充气。充满气的车胎随即被放入洪流之中,挽救了许多群众。

当李成立和突击队员着没胸深的洪水,拨开密密匝匝的漂浮物,一脚深一脚浅地摸到村民贺新社家时,发现他家大门紧闭,李成立和突击队员们任凭怎么拍打门扇,怎么大声喊叫,屋里就是没有动静。情急之下,李成立找到一块石头,砸开大门,救出了被困在家中不知所措的贺新社一家4口人。此后,他们又用同样的方法,先后救出贺贵福老两口和程书文老两口。

“快开门,快开门!”李成立喊开了住在楼房里的陈仁智的大门。这时,他隐隐约约发现这座楼房上已经聚集了20多名灾民。“让老年人先上去!让老年人先上去!”李成立和突击队员们将救出的老人一一转移上楼房,然后又一次冲出大门,往其它地方搜救被困群众。

刚到六组,就听到身后有人喊:“前面巷子中还有两位老人被困在家中!”李成立不顾一切地冲过去,在巷口大声喊叫,屋里没有动静。他用劲儿推开房门,只见李吉从和贺秀荣两位老人蜷缩在窗台上,绝望地等待着灾难的降临。他和突击队员们奋力冲到老人面前,抓起胳膊,背上老人就往外冲。由于水深难行,李成立在前边背着老人,突击队员赵宝华在后边往前推,刚离开房屋两三米,身后就传来房屋的倒塌声,在后边用力推着李成立的赵宝华被倒塌的房屋坠落物砸伤。待李成立回头看时,老人的房子已经成了一片废墟,正在被肆虐的洪水一点点地吞没,如果再晚出来一两分钟,后果不堪设想。

在将近5个小时里,李成立通过敲门、喊话,疏散群众300多人,和突击队员们一起,亲手从危房和洪水中救出老人9位。这期间,他的嗓子喊哑了,在抢救老人和小孩儿的时候,他分不清脸上是雨水、汗水还是泪水,咸咸的,苦苦的,流进他的嘴里,滴进他的心里——他为乡亲们的不幸遭遇而流泪。看着洪水中倒塌的房屋,看着洪水中挣扎的村民,作为全村当家人的他,心里好痛苦,好难过。

临危任命的突击队长任建华带领精明强干的突击队员,去王店沟村重点滑坡地段转移群众50余人后,得知朱阳关老街出现严重灾情,1000余名群众被困。这时,已是凌晨215一片漆黑的夜里,波涛滚滚房屋倒塌的巨响中他隐约听到前方30米处有呼救声是时洪水已达2米多深在没有任何救助工具的情况下,任建华毫不犹豫地只身向前游去,几次被波浪吞没五分钟后,任建华终于接近被困在厕所顶部的母子二人,他找到一块木板,将两人拉上去,用力推走,这时身后两米处的4间房屋轰然倒塌。

凌晨3点,在老街贺家巷又有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被困在房顶,任建华急忙从波涛中拦下一口漂浮的棺材抱下老人,将她放在棺材内,推到营救点。

为加快救人效率,任建华急中生智,调来一台铲车,他站在铲车顶部,里有呼救声他就指挥铲车开到哪里,最多一次救出29事后据抢险指挥部统计任建华利用铲车至少救出170名群众。

洪水中尚未倒塌的危房成为最大的安全隐患任建华身上四处受伤,衣服被洪水冲走,但他顾不上这些,一直在齐腰深的积水中浸泡了17个小时,清理危房70余间,几次险被废墟埋没。

洪魔袭来时,朱阳关镇小学值班教师段水田立即四处奔跑着叫醒仍在沉睡中的同事,而自己的房屋却全部倒塌,一针一线也没带出。镇中心学校校长胡长军发现房子被大水封门后,叫醒妻儿,顾不上交代,就立即组织附近的教师成立抗洪抢险突击队。他们首先将朱阳关村77岁的腾美容老人背到安全地带。而这时,胡长军的家已被洪水冲垮,家里的妻儿被别人营救脱险。胡长军站在洪水中,指挥抢险队员营救被水围困的人们。急流冲走了他的鞋,脚又被铁钉刺伤,疼痛难忍。大家劝他休息,他说:“咱是党员,应该走在前面。”第二天,亲戚朋友见他只穿一身沾满污泥的单衣,就凑了150元钱让他急用谁知他又把这150元钱,捐给了镇抗洪救灾办公室,救助生活更困难的灾民。

那夜,潘河乡政府大院已是一片汪洋。值班的副乡长张磊发现一楼办公室水已过膝,墙角的纸篓被顺水冲到门口,一瞬间便消失在院子里,形势十分危急。在乡党委书记钱程的指挥下,张磊立即组织办公室人员及在乡政府大院居住的十几名乡干部职工,迅速向二楼转移。凌晨3时许,潘河乡政府大院的积水已深达2米,而暴雨还没有停息的迹象。此时,潘河街大街小巷已是浊浪滔滔,吼声震天,肆虐的洪水夹杂着大树、棍棒等杂物,横冲直撞,商店、学校一片狼藉,不时有惊慌失措的群众爬上楼顶。张磊立即安排人员,顺楼顶分组对灾民进行搜救,并组织在乡的干部职工成立临时抗洪救灾领导小组,负责群众的转移、安置和警戒。在10多个小时的紧张抢险中,张磊挨家挨户查看险情,抢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先后救出10余名妇女儿童,并组织人员,逐村逐组统计受灾群众人数,分批向安全地段转移,确保不漏1人,从而使街区350余名群众及时转移到附近山上。

那夜,潘河乡中学校长刘丁有被一阵“救命啊、救命啊”的呼救声惊醒。他住在潘河乡中学临街2楼。打开床头灯,没电,赶紧翻身下床,趴在临街的窗口往外看,外边也是黑乎乎的,只听街道上好像有千军万马在奔腾。他借着微弱的天光定睛细看,原来是洪水。水很大,发出震耳的吼叫声。再往对面看,影影绰绰看到对面锦兴超市门口站着一名妇女,怀里还抱着一个孩子,从她呼叫的声音可以判断出,那是超市老板袁青玉。刘丁有意识到出事了,马上叫醒爱人。他们在窗口向对面喊话,由于水声太大,袁青玉好像听不大清楚。这时,刘丁有在闪电的一刹那发现距离袁青玉不远处有一扇门敞开着,就大声喊她,用手势指挥她向前走。袁青玉按照他的指挥,一手紧抱孩子,一手抓住门窗上的钢筋,顺着水势往前挪动,终于接近那扇敞开的大门,只见她和孩子一起被汹涌的洪水推进了那扇门洞,同时开着的门也紧闭上了。

一道道闪电撕破漆黑的夜空,借助闪电刺眼的强光,刘丁有看到街道上洪水泛滥,街道两边被刮倒的树木、树根封堵,临街的门面房门大半已经淹没在洪水中。 刘丁有拿着手电冒雨来到校园里,只见校园里水深已经过了膝盖。他先后叫醒了副校长刘晓卢,教师王江波、赵建庄,来到临街的学校大门口,准备过去营救对面的袁青玉。这时,从街道上漫过来的洪水像猛兽一样涌入大门口,进入校园,刘校长和他的同事们试图从这里出去,都被过胸的洪水打了下来,如果强行出去,很有可能被洪水卷走。营救袁青玉的计划无法实施,一个个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正在无计可施时,靠近学校大门口一间临街的后窗户传来急促的呼救声,手电光亮处,只见窗口洪水像一条瀑布一样往下泻,学校职工家属张艳丽和她两岁半的孩子已经被洪水挤到了窗户台上。张艳丽母子二人浑身是水,惊恐万状。当大家前去营救张艳丽母子时,窗户上的钢筋防盗窗却成了营救的最大障碍,不打开防盗窗,就无法救出张艳丽母子。

情况紧急,人命关天,刻不容缓。大家摸黑找来砖头、铁锨、木棍,谁也无法想象那时候一个人的力量有多大,一个个使尽全身解数,用砖头砸,用铁锨撬,用手拽,不到十分钟,在平时看来坚不可摧的防盗窗被撬开了一个缺口,刘丁有站在二楼过道铁栏杆内用锨把别住防盗窗,刘晓卢攀着楼道栏杆用脚蹬住防盗窗,先把孩子救出,然后又救出已经惊慌失措的张艳丽。第一次营救取得了成功。

还没有来得及喘息,又听到校园东北角临街一楼开杂货门市的张连枝的呼救声。刘丁有带领同事们来到张连枝的后门口。此时,张连枝门市内的水深已经接近两米深,她和17岁的儿子在黑暗中被洪水围困,一个个惊恐万状,身上瑟瑟发抖。他们借助门市的漂浮物,攀上靠近后门的一个挨墙台阶,只听后门外刘丁有和同事们大声喊着:“用劲儿蹬开后门,赶快出来,我们在外边救你!”听到门外的呼喊声,张连枝像抓住了救命的稻草,用尽全身力气,蹬开后门,聚集在屋里的洪水像脱缰的野马,冲出后门,奔腾而去,张连枝和孩子一起被冲出后门,被等候在后门口的老师们救出。第二次营救也获得了成功。

接下来,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惊心动魄的生死大营救在洪水倾泻的窗口和高悬的防盗窗上上演,刘林涛、沈转社、权国辉、张来丁......13条生命从这里走出死亡的魔掌。在这里,洪水的狂横和人的坚强毅力在进行着生与死的较量,窗内和窗外,人的情感和灵魂在骤雨浊浪中得到洗礼与升华,当黎明降临在这个浊浪滔天的早晨,对于这些劫后余生的人们来说,新的一天又赋予生命更多、更深的含义。

早晨730分左右,雨渐渐小了,但是街道上的洪水却依然凶猛,对面锦兴超市袁青玉母子的安危时刻牵动着大家的心。刘丁有、刘晓卢、王江波、赵建庄手拉着手,迎着楼道里汹涌的洪水,摸索着通过楼道,冒着随时都可能被洪水冲走的危险穿过街道。由于洪水中乱滚动,刘丁有的右腿被严重扎伤,鲜血直流,他却全然不知。当他们推开袁青玉母子所在房屋的房门时,袁青玉母子的举动震撼了在场的所有人:只见身穿湿溜溜睡衣的袁青玉站在洪水中的桌棱上,双手紧紧地抓住窗户橧,肩上架着一丝不挂的两岁女儿,孩子双腿紧紧夹住母亲的双腋,两手死死地抱着母亲的头,为了把生的希望让给孩子,袁青玉在洪水中整整站了将近3个小时,以致站在桌棱上的脚被勒进去一道两公分深的肉沟。走出洪水的袁青玉说:“要不是有孩子,我一分钟都坚持不住了我宁愿去死,也不愿受那份罪,那三个小时真的是生不如死!”听着一位母亲的真实坦言,所有人都禁不住流下了泪。

那夜,52岁的潘河乡中心土地所所长王来建从睡梦中惊醒窗外倾盆的暴雨,声势大的吓人,一个不祥的念头从他头脑中闪过。于是他立即披衣下床,顺楼梯向一楼跑去刚到楼梯口时,已发觉室内水已过膝。“不好”他立即叫醒住在一楼的两位同志这时所内的大门已被水冲开,汹涌的洪水涌了进来,形成1米多高的大浪,墙角的文件柜“哗”的一声倾倒在泥水里。他立即冲上楼顶喊醒周围群众组织转移。

6时,天已微亮,附近一片土房区里,几个人正在那里挣扎“不好,有危险”老王立即和老权、老李一块淌着水,扶着墙一步步地向前靠近。到跟前才见村民梁学森的房子,已快塌了,他和老伴不顾危险,正在抢救物品老王第一个念头是:不能让他们抢东西,先救人要紧。于是,他们立即冲上前去帮助两位老人向安全地带转移。   

“老王,歇一下吧。”这时有人叫他他抬眼一看,只见街上洪水滔滔,许多倾倒的大树全横七竖八的撑在街中心,到处是泥,到处是水。对面的粮油门市那只巨大的储油桶已漂到路中间,门市老板两口子正瑟瑟发抖的望着面前的一切……看着他们那样的神情,王来建的心里一阵“我都52岁了,这样的灾情只在电视上见过,哪曾想到会发生在这里,太了﹗

那夜,暴雨驱走了傍晚的炎热。磨沟口乡的村民们在午夜中睡得格外香甜。睡梦中,他们并不知道,特大暴雨造成了大范围的山洪暴发,洪水正在快速上涨,分分秒秒威胁他们的生命财产。凌晨三点,磨沟口乡乡长牛江涛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他立刻唤醒所有值班的乡政府工作人员,在作了简短的布置后,领着大家冲进了暴雨之中。

此时肆虐的洪水已经冲出河堤,漫过公路,向磨沟口乡政府所在地的街道上袭来。数千名群众的生命危在旦夕.....

危急时刻,许多村民突然听到了急促的敲门声。暴雨中,牛江涛和乡政府的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地唤醒熟睡中的乡亲们。被叫醒的村民惊恐发现他们已经处于洪水的包围之中。

磨沟口乡政府所在地的街道上居住着近2000人。为了乡亲们能够在洪水淹没街道之前安全撤离牛江涛和乡政府的工作人员在长的街上,冒着暴雨不停地奔跑,挨家挨户叫醒熟睡中的乡亲们。但是暴雨和洪水发出的巨大声响淹没了所有的声音。疏散工作进行得并不顺利。 “水声加上雨声,声音小听不到,最后干脆一脚上去把门踏个洞,人钻进去到里面喊。”乡政府的工作人员对笔者说。

凌晨500,街道上的水已经没过了腰部,疏散工作还在缓慢地进行着。

清晨700,在牛江涛和所有乡政府工作人员的努力下2000名群众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此时洪水已经将街道淹没。一些房屋发生了坍塌。

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后,牛江涛和乡政府的工作人员却在洪水中继续排除险情。

710730牛江涛组织封堵决口的护街坝。

740830牛江涛组织撤离磨沟口村五组180多名群众。

830牛江涛组织磨沟口村五组的群众撤离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往5公里以外的龙驹村。没走出多远,由于路面被泥石流损毁严重,牛江涛和两名乡政府工作人员只得弃车,跑步前往龙驹村。前往龙驹村路非常危险,路的一侧是大山,另一侧是波涛汹涌的洛河。一路上不断有从山上流下的小股泥石流冲到他们身边。

9:40牛江涛三人马上就要进入龙驹村。牛江涛一边用手机指挥龙驹村抗洪抢险,一边加快了行进速度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突然从山坡上冲下来一股泥石流,像三四米高的浪一样,里头夹杂石头、淤泥,呼啸而来当牛江涛一行听到声音时,泥石流已经冲到了他们身前......

走在最前面的纪委书记赵建波由于抱住公路边的水泥墩,侥幸没有被冲进洛河。而牛江涛却被从山汹涌而下的泥石流卷入洪水滚滚的洛河里42岁的牛江涛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了2000多名群众。同事们在他身上找到了半包两元钱一盒的香烟。 省委、省政府先后追授牛江涛“抗洪抢险英雄”“革命烈士”等光荣称号。

4.5万户、17.7万灾民,几乎占全县人口的一半。灾民们多是一无所有,净身逃了个性命。许多青年男、女灾民顾命顾不了羞耻,仅穿着裤头,从歪斜的房中狼狈逃出。说时迟那时快,稍有迟疑,就会葬身于洪水中倒塌的房屋。全县已有3863户、13186间房屋倒塌。上万灾民没房、没衣、没粮、没水(朱阳关等乡镇由于洪灾造成饮用水严重污染),灾民成了与世隔绝的鲁滨逊19个乡(镇)中,12个乡(镇)对外交通中断,15个乡(镇)供电、通讯中断,境内4条省级以上道路被毁,全县对外7个交通出口6个中断,大量农田、房屋和基础设施被冲毁,直接经济损失达14亿元以上。  

面对末日洪水,不是诺亚方舟里躲避,而是如大禹治水与灾难争!中国神话表现的文化核心是抗争!抗争元素融在卢氏老区人民的血脉中。

一片汪洋中,县委书记王振伟搭乘市公安局直升飞机来到孤岛的灾民中。省委书记徐光春省长李成玉省委副书记陈全国省委常委、秘书长曹维新,省委常委、统战部长刘怀廉,副省长刘新民,王菊梅、省军区司令员袁家新省军区政委颜纪雄等领导相继来到卢氏县救灾。民政部救灾专员柳永法带队的工作组赶赴卢氏县灾区刘永法专员说:“自己多年从事民政救灾工作,还没见过如此严重的灾情。”

市委,市政府决定,三门峡市卢氏特大洪涝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驻扎卢氏靠前指挥,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苏新华兼任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王清华协助处理日常工作抽调市直单位60余名干部组成13支救灾工作队连夜奔赴卢氏各个乡镇开展救灾工作。市直交通、电力、通讯抢险组分别由市直对口单位负责同志任组长,开赴卢氏救灾

三门峡军分区接到命令后,连夜研究制定了搜救失踪群众和营救被困人员的实施方案,向辖区下达了紧急动员令仅用4个小时就快速集结预备役官兵709人,连同武警黄金六支队170三门峡武警支队70,紧急奔赴灾区在卢氏抗洪一线,河南省军区参加抢险的36名师团以上领导干部,临危不惧、靠前指挥、风餐露宿、身先士卒,冒着“石雨”,排险加固,顽强向前开进,用自身的榜样力量,凝聚千军万马,用血肉之躯描绘出一幅幅激动人心的“抢险救灾图”。

821225分,在通往卢氏县汤河乡的13公里盘山小道、悬崖峭壁和险滩急流上,709名现役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用背包绳将几十公斤重的“救命粮”紧紧捆在背上,正一步一滑缓慢前行有的险要地段,手脚并用,艰难攀爬,绿色的“送粮”队伍绵延了三四公里……傍晚时分,翘首等待的卢氏县汤河乡党委副书记樊卫星,看到救灾队伍后,三步并成两步赶了上前拉着三门峡军分区司令员周世杰的手说:“俺这儿的老百姓们已断粮三天了,你们真是太及时了!

83日,市委召开常委会议,要求动员全市力量,对口支援灾区。义马、渑池、湖滨、灵宝等县区立即行动,奔赴所对口支援的卢氏县汤河乡、文峪乡、潘河乡、朱阳关镇等灾区的69个行政村,开展抗洪救灾。 陕县县委副书记、县长牛兰英四大班子领导来卢慰问,并向卢氏捐献救灾款20万元。

84日,卢氏县全部乡镇政府所在地的水毁道路初步恢复。85全县因灾断电的17个乡镇政府所在地全部通电85卢氏灾区所有乡镇政府所在地的移动信号全部实现畅通

省委书记徐光春主持召开省委救灾工作会议,紧急动员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全力以赴做好卢氏县的救灾工作 8 6 日下午,省委书记徐光春省委常委、秘书长曹维新,副省长刘新民冒雨赶赴卢氏灾区。徐光春指出,这次卢氏县遭受到了突如其来、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当前抗洪救灾工作,要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确保灾区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住处、有净水喝、有医看、有学上,使受灾地区和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秩序。

8月7日上午,徐光春深入卢氏县受灾最严重的汤河、横涧、五里川等乡镇,走到受灾群众中间看望慰问,走到抢险队员身边现场指导救灾。

汤河乡救灾物资河口发放点上人头攒动,受灾群众正在排队领取粮食、药物、消毒剂等。徐光春拉着葫芦嘴村村民张书亭的手,询问他家中受灾情况如何,吃饭咋解决。得知在发放点每人每天可以领取一斤面粉、半斤大米、二两食用油,吃饱不成问题,徐光春说:“看到你们有饭吃,有地方住,我就放心了。”

汤河乡粮管所内支起了25顶蓝色帐篷,集中安置房屋倒塌的灾民。徐光春查看了集体伙房,并走进周自群、王金中、杨广荣家的帐篷里,详细询问受灾情况。徐光春还坐在杨光荣老人的床头,捏一捏被褥,摸一摸单衣,细微之间充溢着浓浓的关心与关爱。在热烈的掌声中,徐光春饱含深情地对灾区群众说:“请乡亲们放心,只要河南人民有饭吃,就绝不让灾民饿一顿饭;只要河南人民有房住,就绝不让灾民露宿一晚;只要河南人民过上好日子,就绝不让灾民过着苦日子。”一番发自肺腑的话语感动着在场所有的受灾群众,现场响起了13次雷鸣般的掌声,很多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87日晚,徐光春书记从卢氏县察看灾情返回郑州后,深夜12点给省委副秘书长、省直工委书记王群(现为省老促会副会长)打电话,要求省直部门积极行动对口援助卢氏灾区。省直工委迅速组织省直127个单位组成8个联络组与卢氏县的19个乡镇对口救灾。

812县委、县政府成立“卢氏县特大洪涝灾害倒房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振清任领导小组组长县委副书记王战方兼任重建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县委办第一副主任白旭东、县政府办主任曹冠军任重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821日,卢氏县重建家园工作全面铺开需政府帮建的倒房重建任务为3356户,9159间。截至10月底,全县因灾倒房重建工作如期全面完成,需政府帮建的3356户群众全部喜迁新居。市政府洪灾救援指挥部在卢氏县一直工作到倒房重建任务完成。市民政局长杨素芳在卢氏县救灾和重建,几个月不回三门峡。其老公专程到卢氏县送鸡汤慰问,传为佳话。

1216日至17日,省委书记徐光春,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曹维新,副省长刘新民等领导再次亲临卢氏县徐光春书记等领导先后深入文峪乡黑宿村集中安置点和汤河乡汤河村集中安置点查看灾民生产、生活情况并与灾民亲切交谈徐光春书记非常激动地说:当百年不遇的山洪袭来的时候,灾区满目疮痍仅仅过了三个月时间,灾区3356户受灾村民的生活就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可以说,这是继7·29”陕县支建煤矿抢险救难取得重大胜利的奇迹之后,我们创造的又一个奇迹,我为此而感到非常激动......

大雨落崤函

人民站起来

灾难显真情

路在脚下踩

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的声音回荡在千千万万普通人的胸膛......

 

(责任编辑:李韵)

扫码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