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果飘香致富路 桃园结满“幸福果”
----信阳市市老促会、市老记协“乡村振兴老区行”助农活动
信阳市老促会 余运军
盛夏时节 万物荣华。六月的豫南,烈日炎炎,夏花似火,阳光沐浴着田野和村庄,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尽显其中,行走在豫南大地上,到处都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6月18日,信阳市老区建设促进会携手信阳市老记者协会先后走进了浉河区游河乡姚湾村、李畈村和平桥区甘岸办事处杨庄村绿腾生态农业果蔬种植基地等地,开展“乡村振兴老区行”助农活动,前来参加助农活动的还有当地抖音达人、直播达人等,大家一起助力乡村振兴。
一
刘钱发是浉河区游河乡姚湾村有名的蔬菜种植户。时值6月,他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果蔬地里西瓜、辣椒、黄瓜,西红柿、豇豆等丰收在望,经他种植的西瓜上口清甜,黄瓜口感脆嫩、多汁、瓜味浓,辣椒香味浓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走进刘钱发种植基地,满眼尽是绿意,绿油油的西瓜藤爬满一地,一个个油亮亮、圆滚滚有篮球般大小的西瓜,在瓜藤丛中若隐若现,一排排整齐的辣椒地里挂满了样式各异的辣椒。
市老促会副秘书长李吉光、王茂松等分别与种植户刘钱发亲切交谈,详细了解果蔬品质、种植技术、田间管理、经营销售及经济收入等情况,听取意见和呼声,并就今后如何搞好果蔬生产提出指导性建议。
农场主刘钱发说:“今年因为天旱、温度高、雨水少,种植出来的西瓜品质相当好,不仅产量比去年提高了百分之三十以上,而且收入极为可观。”
当了一辈子农民,与蔬菜打了一辈子交道,刘钱发称自己非常快乐幸福。在与市老记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李建新、信阳广播电视报原副主编唐道武等交谈交流时,刘钱发说:“种植瓜果蔬菜惠及乡民,为社会奉献一点自己的力量,我感觉十分快乐和幸福,为了种植业的进一步发展,我会一直带领周边群众干下去。”
二
在李畈村桃园,一下车就听见前来体验采摘乐趣的游客说:“早就听说李畈的黄桃品相好,个头大,吃着甜。”走进桃园,浓浓的果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满眼金黄色的桃子缀满枝头,十分惹人喜爱。几位体验采摘的游客在管理人员的引领下,挑选心仪的“目标”。在黄桃称重交易区,几位当地的群众正在忙着将桃子分拣入箱,管理人员也在忙着给交易收款。
据了解,这是一家生态农业开发、休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合作社,也是李畈村乡村振兴“多彩田园”示范项目基地。桃子成熟后,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购买,还有很多周末带孩子来桃园采摘的游人。自2013年以来,从事桃树种植者坚持探索桃园管理技术、创新农场经营模式、贯彻多元融合理念,通过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桃产业,蹚出一条联农助农、创业增收的“桃经济”致富路。
“我们听说游河乡李畈村的桃子非常好吃,就带了朋友来桃园采摘。我刚才连吃了两个,又甜又香,汁水又多,我们几个买了一百多斤,用礼盒包装了,准备带回去分享给亲朋好友。”来自信阳市南湾的游客李女士说道。
临别时,热情的主人邀请市老促会、市老记协老同志们合影留念,并盛邀以后常来看看,多来指导。
三
盛夏如期而至,又是一年桃果丰收时。时下,随着各种大桃陆续成熟上市,豫南甘岸农村处处桃香扑鼻,一个个色泽鲜亮、果实饱满的桃子缀满枝头,甜蜜而诱人。
李吉光、李建新等一行又来到位于平桥区甘岸街道办事处杨庄村绿腾生态农业果蔬种植基地,现场一派丰收景象。一个个鲜红的水蜜桃隐藏于片片绿叶间,空气中散发着桃子的芳香,基地负责人孙良喜夫妻和工人们正在果园里忙碌着,采摘、分拣、包装、装车一气呵成,甘甜味美的甘岸大黄桃很快就将送往千家万户。
见我们到此,孙良喜急忙迎面走来,带我们去看他的“花果山”!他的种植基地有200余亩,一眼望去满树满园的果子,说是“花果山”一点也不夸张!
走进桃园,在翠绿枝叶的掩映下,一颗颗金黄饱满的桃子探出了脑袋,让人垂涎欲滴,一棵棵树上挂满了黄桃、蟠桃、蜜桃等,散发出诱人的果香,好不诱惑,熟透了的桃子软软的,闻起来有一股清香,撕开外皮,红白相间的果肉呈现在面前,吃一口,尝一尝,甜丝丝的,汁水瞬间充满口中,味道绝对的“顶流”。
甘岸位于淮河北岸,出山店水库下游,水资源丰富,日照充分,淮河冲积而成的沙质地和河滩地,非常适于桃子、花生、红薯、玉米等农作物生产。近年来,甘岸办事处实施人才回归工程,号召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大力发展果蔬经济种植产业,带动当地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
孙良喜就是返乡青年之一,2016年初,在外务工多年的孙良喜抱着对家乡建设的热忱以及对故土的思念,回到了甘岸老家从事果蔬种植,并在甘岸杨庄村成立了绿腾生态农业果蔬种植基地。他自费到全国各地学习桃树栽培技术,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在甘岸建起了近200亩的果蔬种植基地并率先成功开发、推广桃树嫁接栽培育苗技术。
近年来,孙良喜绿腾生态农业果蔬种植基地主要种植桃树和桑树,种植品种达30个之多,仅桃树种类就有20余种。“月月有桃熟,天天有桃吃!”这句话就是孙良喜的事业目标。基地的每棵黄桃树挂果在20到30斤之间,部分果实较大的桃子,单个重量就能达到8两。150多亩的不同品种桃树,总产量约20多万斤,每斤销售价在8元左右。
为掌握更多更好的种植技术,孙良喜坚持读书、看报、上网、请专家来现场指导,慢慢累积经验,自己也会去外面学习,看看别人怎么种植和品种,现在的孙良喜也算是种桃的半个专家了。如何保障消费者吃上更优质安全的大桃子?孙良喜介绍说,基地搭建了大桃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总结推广应用综合配套技术,涵盖精细花果管理、高光效树体管控、土肥水管理、增甜提质、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各个环节,从花到果、从枝到干、从水到肥,为桃子生产插上科技的‘翅膀’,保障颗颗大桃味美香甜。
同时,还引入物联网、5G、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构建果园土壤、气象条件和病虫害的实时监测与精准预报预警系统,实现施肥及灌溉智能化、植保防控与农机作业自动化,推动大桃种植与科技深度融合,建设具有机械化、智慧化、企业化管理水平的‘未来果园’。
种出了优质桃、打响了好品牌、走上了富裕路,也有了稳定的客户,更有不少居民自己驾车过来采摘。家住信阳市浉河区的王先生说,“我最近连续三年都带家人、亲戚、朋友等到这里来采摘,自己采摘还是觉得很有意思,而且品种又多、新鲜又好吃,每次都购买很多,回家分享给亲朋好友。”
据了解,该基地土地实行小轮作、大轮作、土地休耕有机肥、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种植方式,能均衡地利用土壤养分,能改善调节土壤肥力,能适当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能调节土壤有机质含量、减轻病虫和杂草危害、改变生物的生存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农业生态的结构,以达到种植出来的瓜果蔬菜绿色优质。
平时,孙良喜也没有闲着,他积极为周边桃树种植户建言献策,为桃林把脉问诊,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他积极配合村里工作,每年农忙时优先选用困难户作为务工人员,为他们提供增收渠道。孙良喜为群众送上致富经,将自己多年摸索出的桃树管理经验免费传授给周边的种植户,不断提升农民的科学素养,开展技术帮扶与指导,帮助周边居民解决病虫害、果树管理等多方面难题。
每到桃林除草季和丰收季,孙良喜便会召集周边村民协助除草和采摘,带动当地群众,促进务工增收。孙良喜信心十足地表示,未来,他想组建多姿多趣的观光园、水果采摘园、果蔬品尝中心等,打造'游、玩、食、住'为一体的生态观光园,让其成为甘岸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
他说,我还要逐步完善基地周边配套设施,着力打造集旅游观光、休闲采摘为一体的现代农业,让更多人来这里感受自然风光、品尝新鲜瓜果,也让黄桃、桑葚等水果成了村民幸福路上的黄金果”。
大家走在孙良喜的种植园里,阵阵的桃花香不禁令人心旷神怡。
炎炎烈日下,只见孙良喜夫妻和工人们正忙着采摘新鲜的黄桃,“今天早上又接到了一个大订单,要的很急,我们得抓紧时间把货备齐送给客户。”孙良喜黝黑的面庞上淌着汗珠,眼里却闪着光。
夏花灿烂,瓜果飘香,年年岁岁,丰收的喜悦犹如蜂蜜,滋润着人们一年的辛苦劳作,丰收成为一种对来年寄满期望的喜悦。
产业兴则农村兴,农村兴则国家旺。做好“土特产”文章,根在水土、在农民、在文化,其中蕴含着乡村产业振兴的美好图景。
当市老促会、老记协的领导们问道今后的产业发展时,孙良喜充满信心的说:“未来我们就是做好农文旅融合,将种植业和旅游业相结合,打造集观光、休闲、采摘休闲于一体的特色农场,让游客们来一趟不仅仅只摘点桃子,还可以垂钓、品尝农家菜,不光吃得好,也能够玩得开心。”
产业兴民则富。孙良喜说,由于今年夏天持续的高温天气,让黄桃甜度更佳、果形更美、色泽更绝,每一颗都令人赏心悦目。但持续的高温天气,也造成水果采摘期集中、采摘后不易保存,有时还有滞销现象,请领导们帮助呼吁一下。
针对这一实际,市老促会、老记协的同志们表示,将向有关部门反应,采取应对措施,积极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并通过新闻媒体呼吁,全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农业生产,助力老区乡村振兴。
活动期间,市老促会、市老记协及抖音、直播达人们不时的利用各种平台播发果蔬产业基地的各种宣传视频,宣传革命老区的丰收成果,并积极购买了黄桃等农产品,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随着“乡村振兴老区行”活动的持续有效开展,为革命老区促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为老区群众办实事、谋福祉,老区人民的日子将越过越红火,老区乡村必将焕发新生机、展现新活力、取得新成果,续写信阳革命老区“两个更好”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