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靠” 加强自身建设
云南省祥云县革命老区开发建设促进会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革命老区工作,对革命老区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论述、重要批示指示,是各级老促会做好老区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多年来,我们认真学习领会习总书记对革命老区的深厚情意,把为革命老区服务作政治责任和职责使命,注重靠荣誉激励干事、靠宣传提升影响、靠帮扶树起形象,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党委政府的高度赞誉。
一、靠荣誉激励干事
祥云是一片承载着党的初心和使命的红土地,是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第一批批准认定的全省47个革命老区县之一。2009年2月成立祥云县革命老区开发建设促进会以来,党和政府一直重视、关心、支持我们,使我们在“继承老区传统、弘扬老区精神,促进老区发展”上产生了工作的不竭动力。我们这支银发团队尽管只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却先后获得很多荣誉。2015年1月,被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评定为“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时任会长赵祖龙代表全省受表彰的50个先进集体并作交流发言;2015年10月,被中国老促会授予“全国革命老区减贫贡献奖”;2013年、2018年、2021年,分别荣获中共祥云县委“革命老区开发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祥云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19年,被中共大理州委组织部、州委老干部局评为“全州示范党支部”;2022年11月、12月,分别荣获中共云南省委老干部局“模范党支部”和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云岭先锋红旗党支部”命名;2023年7月3日,中央电视台一套新闻联播播出了以云南省老科协为代表的云南离退休干部在开展主题教育中以科技服务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有关事迹。原会长、党支部书记、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云南好人赵祖龙受中央电视台采访,在全国离退休干部中引起了热烈反响;2023年9月,县老促会又荣获中共云南省委老干部局“最美银发志愿团队”荣誉称号。被县委领导多次誉为“协助县委、县政府开展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老区发展、改善老区民生的一支重要力量”。党和人民给了我们这些荣誉,是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支持的结果,是老区人民关心厚爱的结果,这更加激励我们珍惜荣誉、发挥好余热,全心全意为老区人民服好务、尽好力。
二、靠宣传扩大影响
多年来,我们始终扎根农村,讲好老区故事,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一是创办了会刊《红色祥云》。牢牢把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把老区宣传作为老促会工作的重要使命。二是开展了64场近万人参加的“讲好老区故事,弘扬老区精神”的革命传统教育活动,使广大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学校师生深刻地认识到: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是新中国的摇篮,是共和国走来的地方。没有老区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三是到农村宣讲老区精神33场,5555人参加了听讲。用老区精神提振起脱贫攻坚的意志,树立起不屈于命运、不甘于落后的信心和决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贫困,建设幸福家园,打赢脱贫攻坚战。四是积极争取建设资金约2000多万元,协助县委、县政府修复了王复生、王德三、王馨廷、王孝达烈士故居,建成了红色传承教育馆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边纵”八支队纪念馆,完善了相关设施,已有30多万人到红色传承教育馆和烈士故居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执政地位作出了贡献。五是编纂了《祥云县革命老区发展史》《红色记忆——祥云县革命老区史料选编》《奋进中的革命老区——祥云》三部史书,向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献礼。
三、靠帮扶树起形象
遵照习近平总书记“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谆谆教导,积极投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工作实践,笃爱为民奋力做好革命老区开发建设工作。我们积极投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工作实践,靠科技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
一是帮扶抓实科技成果转化,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持。到山区、贫困地区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共237场,40083人受到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涌现了一批靠科普富起来的新农村,如王家庄、大波那、芮家、沐滂、下庄等等。王家庄是县老促会的联系点,2008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451元,经过10多年的科学发展,202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862元,增长了13.69倍,90%以上的农户住进了新房,成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先进典型。二是帮扶抓典型引路,建立联系点、创建科技示范园区,走出了一条“党支部+”的发展路子。指导帮助建成了飞龙现代农业产业园、泰鑫庄园、龙之源蔬菜公司等8个科技示范园区,为全县高原特色农业的科学发展做出了示范、走出了路子、提供了经验,推动了祥云农村经济的科学发展。三是帮扶培育了云南红梨、秋豌豆两个亿元优势产业,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的产业支撑。通过10多年的艰苦努力,打造了云南红梨的祥云品牌,把云南红梨培育成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云南名特优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中国好梨”金奖于一身的品牌产业。2022年,全县云南红梨种植面积达到33712亩,产量77620吨,产值30271.8万元,为脱贫攻坚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了产业支持。秋豌豆产业是应用生物多样性原理,在烤烟地里套种秋豌豆,打造培育出来的一项亿元优势产业。2015-2021年,全县秋豌豆种植面积35.78万亩,产量37万吨,总产值18.45亿,平均年产值2.64亿元。2015-2019年,全县累计扶持建档立卡户14945户,种植秋豌豆2.95万亩,实现产值1.51亿元,户均增收1.01万元,成为脱贫攻坚工作中立竿见影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几年来,我们还帮助引进、试验示范、筛选了一批适宜祥云生态区种植的特色果业树种,如蜜枣、圣桃、黄蜜梨、蜂糖李、脆甜李、黄金李等,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推广品种。2022年,在省农科院园艺所的支持下,还新引进了血桃、晚熟黄金蜜桃、金秋蜜桃13200株,在全县10个点试种,帮助种植大户实现了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