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三位一体”机制 聚力老区高质发展
广西灵山县老区建设促进会
广西灵山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县,所辖17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均为革命老区,全县389个行政村(社区),其中有172个行政村、652个自然村为革命老区。县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自2012年12月成立以来,注重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强化县、乡、村“三位一体”机制,充分发挥三级老促会组织的职能作用,凝心聚力助推革命老区高质发展。
一、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作为自身建设的生命线,提高为老区服务的政治品质
为实现“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目标,始终把政治建会放在首位。坚持政治办会,从政治上思考筹划工作,凝心聚力服务老区振兴发展。老促会的同志都是各个部门退下来的领导干部,政治威望高、领导经验丰富、工作干劲足,这是我们老促会的政治优势和工作优点,但这也有可能带来各有主张、各有风格、各有个性的问题。实践中遵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确保各项工作协调推进,确保各人所拥有的优势形成合力,把老促会建设成为遵章守法、团结奋进、充满活力的团队。
二、加强组织建设,打造“三位一体”的老促会新模式
一是有组织机构。着力打造健全县、镇、村“三位一体”的老促会组织建设新模式。目前,县里老促会队伍健全,全县17个镇和2个街道办事处均成立了老促会分会,全县172个革命老区行政村均成立革命老区工作联络小组,老区组织机构真正做到了横到边纵到底,革命老区工作处处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二是有人员队伍。突出抓住三个环节:第一,切实加强党对老促会工作的领导。县委、县政府专门发出了《关于支持和促进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的文件,对全县革命老区工作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暑。县委、县政府指定一名副书记和一名副县长分管老促会工作。第二,建设一个坚强的老促会领导班子。会长、副会长由原县四套班子成员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退休领导担任,汇聚了各个方面的优秀人才。第三,抓好一支精干队伍。理事成员单位换人不换理事单位建制,选好各界优秀退休领导和专业人士担任老促会的理事。目前,全县共有老促会理事46名,建立了一支强有力的县、镇、村三级老促会的工作队伍。着力打造了“单位联动,合力共促”的新格局。即建立三级老促会由在职领导担任老促会副会长、机关局办领导担任理事的建制,做到齐抓共管,合力众推,真正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三是有工作制度。建立起了年度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制度、理论学习制度、老促会工作常态化制度、财务工作制度等,保证了常态化工作得到顺利开展。四是有办公场所。目前,全县有新圩、佛子、檀圩、伯劳、陆屋、太平、沙坪、三隆等8个镇分会有独立的办公室,均有比较规范、布置得体、设施较全的工作场所,更加方便老区人民群众的联系和议事。五是有宣传阵地。全县从县、镇、村老促会、分会、联络小组都做到宣传有阵地,办公场所内外设置规范的宣传栏和职责标牌,老促会的任务职责、领导分工、革命老区分布概况一目了然。六是有经费保障。灵山县各级党委政府领导把老区建设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把老促会的日常工作经费列入财政年度预算。目前从县到镇都做到经费有着落,活动能开展,常态化工作有保障。县老促会先后荣获“广西革命老区建设工作先进集体”、“中国革命老区减贫贡献奖”、“全国先进老区建设促进会”;县老促会黄羽萍会长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称号和广西优秀老区工作者,等等。
三、发挥职能作用,促进老区高质量发展
第一、对标老区国家重大项目,认真做好平陆运河特大工程的助推促进工作。平陆运河是一条世界级的运河,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的第一条通江达海的运河,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我们主动配合市老促会深入开展调研,综合撰写了《关于助力推进平陆运河沿途革命老区建设和发展的调研报告》,引起了各级党政领导和部门的重视,截止至2024年6月5日,交通部新闻办发布消息,平陆运河累计完成投资超330亿元,投资额接近一半,累计完成土石方开挖量超2亿立方米,开挖过半,可以说,一条世界级运河已经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第二、助力老区发展特色产业,为老区乡村振兴赋能添彩。总结推介了灵山荔枝、灵山梅菜、灵山平南茶叶等一批老区特色产业,逐渐形成“村有产业,户有项目”、“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产业振兴新格局。去年5月10日至12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举办2023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2000多个中国品牌参加活动,灵山荔枝、百菲酪的品牌脱颖而出,入围2023消费者最喜欢的中国品牌前50名。目前,县老促会挂牌创建老区特色产业示范基地6个。第三,打造建设县镇村史馆,为弘扬老区红色文化提供坚实基础。全县172个革命老区村全部亮出了“革命老区”牌子,曾经“无人知晓”的革命老区村获得了正名,老区群众不仅收获了光荣感,自豪感和幸福感,更获得了铭记革命历史,继承红色基因,弘扬老区精神的动力。另外还着力抓好红色村史馆建设,留住老区村的“根”、红色的“魂”。目前,全县已建村史馆共21座,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县史馆一座。 第四,助推乡村风貌改造,为老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添砖加瓦。全县172个革命老区村(社区)均建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有灯光球场、舞台等设施,部分镇文化活动中心还延伸到老区自然村。此外还外专门协调资金解决老区群众饮用水问题和村容村貌改造,到目前为止,已对40多个老区村进行了乡村风貌提升改造。 第五,认真深入调查研究,为老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撰写了《灵山荔枝产业发展的建议》调研报告,县委县政府据此研究制定了荔枝产业发展的相应措施和岀台了有关配套政策,规划落实300亩荔枝种质资源甫,收集本地和外地优质品种共330个,2021年将一棵香荔母树嫁接出18个品种,现在全部结果,今年再嫁接12个品种,预计明年这棵树上30个品种全部挂果。第六,做好老区宣传工作,为老区建设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每年县老促会在各种刊物发表消息、文章都在50多篇以上。县老促会副会长张文松副会长采写的黄羽萍会长先进事迹登上《中国老区建设》杂志,在全国老促会系统引起强烈的反响。去年,灵山县老促会荣获全国老促会系统宣传工作三等奖,受到中国老促会的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