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章立制促规范 争先创优强能力
浙江省义乌市革命老区开发建设促进会
义乌老促会是一个相对年轻的社会公益组织。自2019年7月成立以来,在义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老促会的精心指导下,建章立制促规范,争先创优强能力,全面推进自身能力建设,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社会认可度日益提升,多项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先后荣获全国老区宣传工作先进单位、浙江省老促会先进集体、第三届义乌市慈善奖(乡村振兴奖)、义乌市先进社会组织、义乌市清廉社会组织示范单位、4A社会组织等众多荣誉。
一、建章立制,推进老促会规范化建设
合理完善的制度不仅是社会组织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还可以提升组织运行效益,促进团队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我会自成立之初就非常重视制度建设,把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作为能力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精心制定,认真落实,并在运行过程中不断改进完善。
(一)制定章程制度,确保常态化规范运行。自老促会成立以来,先后制定了《义乌市革命老区开发建设促进会章程》(附件1)《义乌市革命老区开发建设促进会工作规范》(附件2),对开会、上班、调研等系列工作作出明确规定,如每天至少一名领导在岗上班,每周召开一次工作例会,每月一次集中学习,每季一次召开常务理事会等,确保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三年疫情期间,坚持防疫与老区工作并重,努力增强老区人民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二)强化资金管理制度,确保财务运行安全高效。我会自成立以来,先后向社会筹集老区建设资金2002.33万元。市政府每年给老促会划拨老区项目建设资金500万元,办公经费50万元。我们始终坚持把财务管理作为制度建设的重中之重,参照机关事业单位财务、项目资金运行管理制度,结合社会组织财会特点,先后制订了《义乌市革命老区开发建设促进会财务管理办法》(附件3)、《义乌市革命老区促进会项目资金管理办法》(附件4)等规章制度,有效保障了协会资金收支安全,尤其有效保障了项目资金的高效安全使用。我会成立五年来,已累计扶持项目95个,累计投入项目扶持资金3075余万元,到目前为止未发生一起违规使用资金问题,所有项目安全高质完成,得到了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信任,也给我会筹集资金带来了便利。
(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确保制度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为奋力推进义乌市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和中国式现代化先行示范区建设,老促会早在2021年4月就制定了《义乌市革命老区联系点制度》(附件5),结合老区村的地理区位、人口规模及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选择了部分不同类型但又有一定代表性的老区村开展乡村振兴先行试点工作,先后建立了城西街道分水塘村、上溪镇苦竹塘村、大陈镇众佣村(板坞自然村)乡村振兴3个联系点(2023年增加到10个村为联系点)。主要做法:一是充分调研,重点扶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二是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助力谋划乡村振兴规划;三是动员各方,借力发展,引入国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四是整合资源,挖掘文化,统筹红色资源保护开发。三年来,联系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二是培育了一批特色产业;三是创新发展了红色文化。
二、实行民主管理制度,确保制度公开透明严格执行
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是社会组织实现自我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形势下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多年来,我会严格按章程办事,不断完善法人治理,建立了科学、完整的民主管理机制,为协会廉洁高效运行提供了保证。
(一)建立了“三重一大”民主决策机制。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及时召开会员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等各层级决策机构会议,及时听取审议工作计划、工作报告,研究决定相关重大事项。突出常务理事会议事功能,凡是重大工作、重大项目、重要人事及大额经费支出等事项,都须提交常务理事会集体研究决定。
(二)建立多层次民主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监事会作用,监事长实行驻会办公,列席协会各层级会议,参与各重要活动,并全程参与、监督各重大事项决策过程;主动接受政府监督,将财务纳入市政府核算中心管理,按时接受登记机关的年度审查,依托政府机构加强过程管控,防范廉洁风险;加大公开力度,全流程依法依规、公开透明,及时、准确公布捐赠款物使用情况,切实保障捐赠人和普通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逐年对协会财务进行审计,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得合规合矩。
(三)全面推进清廉社会组织建设。多举措推进清康社会组织建设。严格专款专用,对社会筹集的资金不计提管理费用,百分之百用于老区项目建设。从严把控三公经费,完全参照行政事业单位的相关规定和标准严格审批支出,严格执行兼职不兼薪规定。开展清廉社会组织创建活动,签订廉洁自律承诺书,成为义乌市首批清廉社会组织示范单位。驻会领导都是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同志,受党教育多年,人人都有为党和人民奋斗一生的奉献精神。退休不退志,以老促会岗位为新起点,加强党性修养。大家讲政治、比奉献,虽然在老促会工作没有报酬,话费油费全部自理,大家仍然尽心尽力,乐在其中。
三、工作争先,制度创优,全面推进老促会自身能力建设
立足争创全国一流老促会,全面开展“有健全的组织机构、有开展工作需要的专职人员、有良好的能力素质、有严格的制度规范、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有基本的经费保障”的“六有”社会组织争创工作。近年来我会勇于创新,广泛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增强为老区服务的能力,在社会发动和筹资、红色文化传承和发展、助力老区乡村振兴、创建红色教育基地等众多工作中推出了义乌经验,实现了走在前列的目标,先后10余次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关会议上作经验介绍。
(一)通过创新拓展服务能力。开拓创新是社会组织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我会非常注重立足义乌老区实际情况,开创性推进老促会各项工作。如在红色基因传承上,我们着重通过数字赋能提升我会对社会大众的服务能力。我会率先实施“一村一码”工程,为每个革命老区村制作了二维码,印制在铜牌上挂在村文化礼堂等显著位置,村民或者游客只要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能轻松地看到该村的基本情况和红色历史。在义乌市政府门户网首页开设“革命老区”栏目,广大群众通过互联网就能了解义乌的革命史及革命老区发展新成就。通过数字赋能,有效拓展了服务群体,延展了服务时效。
(二)通过争先提升服务水平。“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是义乌人民的特质,是成就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的重要因素。我会秉承义乌老区人民敢为人先的优良品质,在各项工作中勇争第一。如在红色文化传承发展中,我们高质量地开展革命老区村红色历史挖掘抢救工作,收集207个革命老区村(居)基本概况、红色历史、建设成就等信息,并将革命老区村的史料整理编辑成《传承与发展》一书。该书信息量大,共计二十多万字、六百多幅图片,获得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浙江省政协副主席、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促进会会长陈铁雄等领导为此书题了词。另我会组织协调党史部门编纂《义乌市革命老区发展史》荣获第三届义乌市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
全面推进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是当前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我会将不断强化党建统领,全面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为革命老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