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nlqw.com

网站首页/组织建设/组织建设
组织建设

江苏淮安:组织网络全覆盖 发挥余热作贡献

发布时间:2024-12-03 08:15:42  浏览量:65




组织网络全覆盖 发挥余热作贡献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老区建设促进会

 

淮安市淮安区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故乡。19279月成立的中共淮安特支,1928年打响苏北平原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横沟寺暴动,19414月新四军与日伪军血战的大胡庄战斗,19443月,新四军第1师发动的在中国抗战史上留下光辉战绩的车桥战役,为宣传抗日行程5万里,足迹所过18个省的淮安儿童团体“新安旅行团”,邓子恢、谭震林、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过的中共中央华中分局等重大历史事件,在淮安土地上留下光辉的印记。如今,淮安区老区建设促进会以弘扬老区精神、服务老区人民为己任,努力建立好基层组织网络,建立好“四有”会员、五老维稳、老区精神宣传等三支队伍,坚持不懈地为宣传老区精神、为老区建设和发展作贡献。今年328日,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支树平视察淮安区时说:“基层老促会拥有三支队伍很不容易,淮安区老促会要在全市争第一,在全省有影响。”

一、建立基层组织网络,实现区、镇、村三级全覆盖

2018,全区31个乡镇合并为16个镇(),区老促会与各镇()党委、政府联手,将镇街道老促会组织进一步延伸,在村居全部成立老促会,实现了区镇村三级组织网络的全覆盖。从而达到了老区群众找老促会办事“有地方找,找得到人、能办成事”的目标。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我们通过发文件要求、现场会示范、工作会推动等方式重点做好四项工作:一是成立四个理事分会。全区现有老促会理事148名。镇街道按自然片成立三个分会,城区由于企业家理事人数较多,我们专门成立了城区分会。二是成立村居分会。全区346个村(社区)全部成立了老促会分会。建立了区、镇街、村居完善的组织网络,区镇村三级在册人员1238 人,他们为老促会常态化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加强阵地建设。所有镇街、村原则上有1-2间办公室,办公设备达到四有:有牌子、有桌椅、有电脑、有档案柜。四是建章立制。镇街老促会普遍建立了五项制度。即:学习宣传调研制度、会员活动和管理制度、联系点工作制度、五老维稳志愿者活动制度、老区发展基金管理制度。普遍建立四簿一册,即:会议记录簿(含会员活动记载簿)、为民办实事记载簿、五老维稳成果记载簿、重要活动记载簿及会员花名册(含四有会员花名册)。村分会普遍建立了两项制度、两簿一册。即:学习制度、会员活动和管理制度;会员活动记载簿、为民办实事记载簿和会员花名册。

二、建立“四有会员”队伍,带领老区人民共同富裕

我们把“政治上有影响,经济上有实力,技术上有专长,创业上有本领”的能人发展为“四有会员”,目前全区共有“四有会员”3100余名。几年来,广大会员积极响应老促会号召,领办、创办各类企业,实施对困难家庭“一对一”帮扶行动。全区“四有会员”共创办、领办企业560家,帮助地方群众实现就业16000余人。他们当之无愧地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走向共同富裕的“领头羊”。

吸纳本地劳动力,让周边群众有了工资性收入。老促会常务理事、“四有会员”江苏杰翔羽绒有限公司董事长花建松多年来在企业发展壮大进程中,吸纳本地村民600余人就业,并向社会捐赠1600多万元用于公益慈善事业。

领办农业合作社,帮助农民超过“小康”水平。“四有会员”带动农民干,帮着农民赚。漕运镇林南村“四有会员”郭志投入600万元,领办军琴农机合作社,带领本村村民跨境承包土地3515,合作社被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授予“五星”合作社,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优秀示范合作社”。车桥镇卢滩村“四有会员”陈杰带领5000多农户种植芡实3.3万亩,实行育苗、供苗、栽培、施肥、用药、采收、销售“七统一”,实现发展种收运储和加工冷藏销售一条龙产业链,年产值2.1亿元。

三、建立“五老”维稳志愿者服务队,维护稳定促发展

2020年起,区老促会将部分“五老”(老党员、老干部、老劳模、老军人、老教师)动员起来,组成“五老”维稳志愿者服务队,协助地方党委政府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全区共组建17支镇街级“五老”维稳自愿者服务队,“五老”人员320多人;340支村居“五老”维稳志愿者服务队,人员达到2188人。3年多来,“五老”维稳志愿者服务队帮助党委、政府调处产权纷争、环境治理、生产经营性纠纷、资源开采利用等各方面矛盾、纠纷3726起。 “五老”维稳志愿者服务队为建设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作出了积极奉献,为助推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深受地方党委政府和群众的欢迎。

为项目建设排除矛盾2023,总投资120亿元的修正药业集团落地山阳街道,需要动迁326户。拆迁过程中有51户群众不同意拆迁方案。街道老促会五老维稳志愿者挨门逐户做工作,实行一户一策的办法,与拆迁部门共同提出了可接受的意见,保证重大项目顺利推进。

想方设法解决产权纠纷问题20223,车桥镇泾口居委会在一起鱼塘承包中,村里与群众因权益问题发生矛盾,数十人上访。该镇"五老"维稳志愿者多次找带头人谈话、找上访群众交心、找村干部协调,既维护了群众利益,又化解了矛盾。

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博里镇前荡村六组与史荡村八组两个村因为水系排供问题,每年发生群殴事件。镇"五老"维稳志愿者组成10人工作组,进村入组、逐一访谈,提出解决方案,解决了水系排供问题。

四、建立老区精神宣传队伍,让老区精神代代相传 

庚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是老促会的职责所在。

区老促会组织专业人员创作出版红色书籍。编写出版25万字的《淮安区革命老区发展史》和43万字的《红土热血》。资助理事作家于兆文先后创作出版了《天路淮军》《大胡庄战斗·1941》《车桥、车桥》《新安旅行团》等系列文学作品。

区老促会拥有一支百余人的老区精神宣传志愿者团队——阳光艺术团,他们以宣传老区精神为己任,常年活跃在社区、农村、学校,自编自演红色题材的文艺节目,从2016年始,阳光艺术团以重大纪念活动和地方红色资源为题材,先后编排了《淮上赞歌》《信仰的力量》《历史的丰碑》《红色的土地》《光辉的历程》《你为人民而来》等6台大型歌舞节目在区内外共演出230余场,观众达12万人次。该团先后获得"江苏省五星工程奖""江苏省优秀文艺志愿者团队"等数十个荣誉表彰奖项。镇街两会组建“百姓理论说唱团”、老年文艺宣传队等宣传队伍36支,现有队员1980人。他们编自演宣传老区精神和模范人物事迹的文艺节目,在小舞台上演绎大道理,通过演唱、快板书、对口词、花船、二人转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每年演出100多场次,观众超过2万人次。多种形式红色文化宣传,为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组织力量编辑发行《淮安老区风采》报202311月以来,区老促会编辑发行内部资料性质的《淮安老区风采》报,目前已出版10期,免费向党政机关、学校、农村村组、城镇社区和重点工矿企业,内容包括省市老促会消息、全区老促会动态、红色记忆、会员风采、学习园地等12个栏目。

我们在老促会自身组织建设的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党委政府和各级基层组织的支持是关键,国家、省、市老促会的正确指导是方向,区、镇、村三级老区工作者发挥余热争贡献、服务老区人民的初心不改是根本,只有这样,老促会工作才能目标明确,干有方向,才能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李韵)

扫码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