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老促会“四个重要职能”作用
奋力谱写新时代大庆革命老区发展新篇章
黑龙江省大庆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中国老促会会长支树平在2023年尚志市《中国老区建设》编委会研究杂志创刊三十周年纪念大会上对老促会工作进一步明确了“一个加快”、“两个更好”“四个重要职能”的工作定位和发展目标。大庆市老促会紧紧围绕支会长的讲话精神,秉持“讲政治、重感情、多参谋、办实事”的立会宗旨,精准定位工作目标,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充分汇聚各方力量,推动大庆市老区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强化调查研究实效,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革命老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决策部署等项工作,有针对性的开展了“谋振兴树标杆,百村调研千里行”,“学论述、拓思路、促振兴”,“老区空巢村现象”,“老区群众增收致富途径”,“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红色资源助力红色旅游”等调研活动,我们着力活化调研方式,以“三问”为主要内容推动调研走深走实。一是深入田间地头和群众家中,与老区群众聊家常、谈变化、谋未来,问群众实际收入和支出情况。二是组织老党员和退伍军人座谈,问思想引领和带富作用发挥情况,引导老党员和退伍军人为推进乡村振兴出谋划策。三是重点访谈乡村两级班子成员,问村集体产业发展规模和基层党建推进思路,探讨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本地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和办法,切实为老区发展把脉开方,为党委政府建言献策。先后形成调研报告45篇,多篇调研报告和工作设想得到市委主要领导的批示,指出,老促会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积极发挥作用,工作取得很好进展。希望你们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发扬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当好智囊,多提宝贵意见、建议,支持市委工作,共同为大庆的发展献计出力。大庆市委常委会将《黑龙江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促进条例》列入专题学习内容。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杨守德要求市老促会认真落实黑龙江省老促会成立30周年总结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三增强、两加强、一强化”和“六个必须”工作要求,做好全市老促会各项工作。市委督考办将老区建设工作纳入全市考评体系,进一步加强老区工作的比重。2024年的调研报告《大庆市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及思路》也引起文旅等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将龙江工委旧址事迹陈列馆等红色资源纳入全市红色旅游线路。
二、深化创新宣传方式,全面做好老区宣传工作
坚持“党委政府主导、宣传部门牵头、主流媒体介入、老促会协助”的大宣传格局,让老区走出深闺,走到公众的视野中,努力把社会目光凝聚到革命老区这面光辉旗帜上来。通过广泛而强有力的宣传,放大了老区的声音,促进了党委、政府对老区“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同等优先”,营造了热爱老区、建设老区、支持老区的良好氛围,形成了老区宣传的“大合唱”局面。我们主动与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和驻庆高校沟通协调,积极推进红色文化研究立项,红色教育进各级党校培训班、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进主流媒体和新媒体。把弘扬老区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红色文化教育有机结合,与大庆师范学院、铁人学院配合,开展理论研究,探索推动实践。2024年,大庆市委党校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研究所的宋喆老师和党史党建教研部的徐娜老师联合开发了题为《追忆巾帼英雄故事,弘扬东北抗联精神》的专题课程,该课程先后被收录至黑龙江干部教育网络学院、中国干部教育网络学院和黑龙江省“党课开讲啦”平台进行线上展播。同时,该课程还多次进入主体班教学课堂,获得学员的广泛好评,达到了以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为重心,打造红色教育精品课程的目的。《大庆深度开发红色研学对策研究》等4项与老区精神相关的科研项目也在大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中成功立项。我们充分利用专栏、专访、文化频道、文化视点、记忆发现、红色故事、“群英谱”、抗日烽火、网络特别奉献、地方戏、小说、诗歌等形式宣传红色文化。《大庆日报》连续刊发文章,报道老区红色文化遗迹建设情况。肇州县以“高扬老区文化旗帜,筑牢老区文化根基”为主题,利用肇州烈士陵园等13处革命老区纪念地和遗址遗迹打造遗址文化,在建党节清明节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全县机关企事业干部职工、中小学校师生瞻仰参观10余万人次。县电视台采编播发抗战专题片62次,《肇州报》刊登纪念抗日战争的文章80余篇,大型户外广场电子显示屏全天候滚动播放抗日宣传片2000余次,文艺作品《黎明前的三肇》《青山脚下》《青马湖女儿》《座山雕世家》《风云岁月》等广为传颂。其中,龙江剧《青马湖女儿》应邀赴北京演出。肇源县编纂14.8万字《肇源县革命老区发展史》,推进红色基因传承;排演抗日剧《肇源烽火》在全县十六个乡镇巡演;县电视台依据县政协《肇源文史资料·抗日救国卷》改编成抗日专题情景剧,在肇源电视台《江城故事会》栏目播出,收到较好地宣传效果。杜尔伯特县组织文学爱好者50余人深入老区村采风,编辑出版老区专辑《永远的记忆》。市老促会理论研讨文章《大庆老区精神的丰富内涵》在中国老促会老区精神研讨座谈会上被评为优秀奖,《东北抗联坚守信念勇于献身的不畏牺牲精神》在全省东北抗联精神研讨会上作书面交流。
三、协调联络各方力量,合力推动老区乡村振兴
积极与农业农村、交通、民政、发改、人社等40家单位沟通协调,进一步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各单位结合自身工作职责,有项目的立项目,没有项目的结对包村。2023年11月4日专门召开大庆市促进革命老区建设工作座谈会。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杨守德全程参加并作了很有针对性、指导性、要求很明确很到位的讲话。40多个老促会成员单位和贯彻《条例》主体单位逐一做出表态,从各自角度为老区解难题办实事。会后对照《黑龙江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促进条例》积极认领任务,为老区乡村修建道路、捐赠抗旱排涝水利设施、加大老区村农业生产支持力度,共同助推老区振兴发展。市水务局争取农村供水工程项目资金3300万元,在大同区老山头乡建设规模化农村供水工程1处,重点提升革命老区永富村农村供水保障能力;市城管局投入资金50万元,为龙江工委所在地托古乡大沟村绿化村落、安置路灯;市卫健委组织市人民医院和市龙南医院赴老区村义诊,赠送药品价值3万元;市科技局为全市老区村派驻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35名。市机关工委组织80余名党务干部和新党员到老区村开展党建活动,接受红色教育。市总工会春节期间慰问老区村农民工25人,发放慰问金2.5万元,暑假期间组织10名老区村初二年级学生到北京开展研学活动。
四、挖掘保护红色资源,赓续传承老区红色血脉
将建设肇州县龙江工委遗址和肇源抗联史实陈列馆作为工作重点,以老区遗址修复不断强化老区意识,引导全市人民深入了解老区历史,弘扬红色基因,践行老区精神。肇州县投入资金570万元,将龙江工委所在地大沟村打造成集旅游、文化、生态宜居为一体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新建的龙江工委旧址事迹陈列馆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建筑面积490平方米,展览面积600平方米,地下室遗址18平方米,展出抗联时期缴获战利品、抗联指战员物品、伪满洲国用品共207件,每年接待参观学习近1万人次。肇源县用好抗联十二支队敖木台战役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品牌,完成了敖木台战迹地红色纪念文化广场改扩建和敖木台红色精神展厅改造建设,累计2.9万余人次在这里接受了红色抗联精神的教育洗礼。新兴良种场在原有抗联文化展厅的基础上投入建设资金80万元辟建了占地面积 15000 肇源抗联史实陈列馆,投资186万元建设2500平方米抗联文化广场,通过大量史料、照片和文物全面真实反应了东北抗联的艰苦斗争历史,成为大庆地区唯一一处抗日专题展馆。2021年9月,农业部原副部长刘成果到馆内参观指导,并题词:“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促进乡村振兴大业。”2023年,龙江工委旧址事迹陈列馆和敖木台红色展馆被授予中国“老区精神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