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nlqw.com

网站首页/组织建设/组织建设
组织建设

山东:高标准要求 高质量建设

发布时间:2024-12-03 08:36:57  浏览量:66




高标准要求  高质量建设

山东省区建设老促会

 

山东省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成立于2009年。2024年1月7日完成换届任务,第4届老促会成立。新一届老促会成立之初,会领导班子就清醒认识到:山东是革命老区富集地,全省拥有109个老区县(市、区),在全国老区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全面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老区振兴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推动山东老区振兴发展事业,不辜负老区人民群众的期待,这是摆在会领导班子面前的重要问题。“打铁还须自身硬”。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把老促会建成坚强的战斗集体,才能履行好职责,这是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实践中,我们坚持高标准要求、高质量建设,从点滴做起,探索了一些做法。

一、靠政治立会

老促会虽然是社会组织,但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革命老区”四字沉甸甸、重如山。领导班子一致认为,老促会建设的标准不能低,任何时候都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要位置,这是讲政治的具体体现,也是一条始终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关于加快老区振兴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统一思想、统一行动,自觉把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作为开展工作的总遵循、总方针、总纲领,提高做好老促会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每次会长办公会的第一项内容,就是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指示精神。学习不停留在表面,而是联系实际,进入思想、进入工作。今年5月,总书记再次视察山东并发表重要讲话;7月中旬,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我们都不等不靠,第一时间组织会领导班子进行学习研讨,深刻领会总书记对山东工作要“定好位、挑大梁”重要指示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深入学习和把握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初步形成了具有老促会特色的“一一三四”的工作思路:第一个“一”,即坚定不移地把全面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加快老区振兴发展的重要指示作为根本遵循;第二个“一”,即争创山东省一流的社会组织,努力走在全省社会组织建设的前列;“三”,即遵照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老促会要在老区振兴发展中发挥参谋助手、保护传承、桥梁纽带三个作用;“四”,即对标总书记亲自交给山东的四项重大任务,努力在深化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保护和运用好红色资源、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方面为老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书写新时代老区振兴发展的“老促会答卷”。

二、靠制度建会

加强自身建设,制度最具有根本性、稳定性、长期性。老促会的同志来自不同的单位,虽然他们资历老、经验丰富,但在老促会却都是新兵。新一届老促会运转之初,头绪多,难免出现程序不清、工作不衔接、打乱仗的现象。俗话说,没有规矩难成方圆。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作为新单位,只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统一行为规则,才能形成合力、凝聚人心、干成事业。经过认真分析,我们目前已经建立了包括学习制度、会议制度、工作制度、财务制度在内的10项规章制度。一是坚持问题导向。着眼工作人员来自不同单位、许多工作还处于磨合期的实际情况,从解决问题入手,建立规章制度。比如,针对老促会人员高度分散的实际,建立会长会议制度和机关部长工作例会制度,明确一个月召开一次会长会议,坚持民主集中制,研究老促会的重大问题;每周一召开机关部长工作例会,由各部长汇报上周的工作,明确下一周的工作打算。这些制度,看得见、好执行,大大提升了工作的规范化程度。再比如,针对办文程序不顺畅的现象,我们确定实行办文负责制,即明确谁负责、谁起草、谁运转、谁落实的工作流程,确保不误事、不落事。二是坚持考核导向。社会组织工作不可能面面俱到、什么都抓,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认真梳理主管部门省民政厅和农业农村厅的工作考核目录,让工作跟着“指挥棒”走,做到上级领导机关和主管部门强调什么我们就侧重什么、考核什么我们就抓什么。比如调查研究工作在上级考核中权重占比大,我们就建立调研负责制,选派精兵强将负责此工作,专门请副会长、省委原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来主抓这项工作,每年谋划一些事关老区振兴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调研。今年5月份,就组织力量对沂蒙老区振兴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总结成绩和经验,分析矛盾和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调研成果即将提交省委省政府。三是坚持成果导向。把出成绩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不玩虚的,坚持真抓实干,以成果论英雄,推行工作奖惩制。比如,今年“六一”期间,妇委会与企业联合开展关爱贫困儿童慰问活动,社会效果很好,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反响,树立了省老促会的良好形象。会领导同志对此提出表扬,在老促会内部树立了学习榜样。

三、靠素质强会

老促会的工作不同于党政机关,有其自身特点。这给过去曾经长期从事党政机关工作的同志包括领导同志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的工作平台,我们把适应新的工作岗位、提升工作能力素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一项基础性工程来抓。一是搞好传帮带。充分发挥领导同志工作经验丰富的优势,许多工作都是会长、部长亲自上,在工作中为身边同志传授经验、讲授方法。在7月初召开的会长会议上,常务副会长王安德同志联系实际,围绕老促会“是干什么的”“应当怎么干”“怎么才能干好、干到点子上”等实际问题,从十多个方面谈认识、谈体会,帮助大家理清思路,效果十分明显。二是积极配合。老促会人员虽然不多,但其构成却比较多元,特别是大家经历不同、曾经从事的工作不同,甚至人员年龄相差也比较大。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干好工作,必须把加强团结、倡导配合补台作为经常性要求。比如,举办重大活动、起草重要文稿时,通常就采取统筹联合作战、集中攻坚的办法,确保高质高效完成任务。三是抓好培训。主要是针对社会组织的新要求,及时通过举办学习班、以会代训等形式,进行业务能力培训,以提升大家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政策素质、业务素质等。目前,我们已经举办了新闻宣传骨干培训。下一步,还要举办县级老促会会长培训,进一步提高履职尽责能力。

四、靠作风正会

风清才能气正。会领导班子始终把作风建设抓在手上,坚持求真务实,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注重用好的作风建设好的会风。工作中做到“三实”:一是思想务实。考虑问题、谋划工作,多打几个问号,能不能办?如何办?能不能取得实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盲目追求高大上。目前,我们已经在工作上形成了一种共识:老促会的工作和活动不求量多,重在精准、重在质量。二是工作落实。把抓落实作为检验工作的重要标准,决定了的事必须抓出成效。比如,今年5月份,会领导两人带一个小组,深入30多家理事单位企业走访联络,既看发展情况,又帮助企业梳理问题,研究下一步的发展思路,并将企业发展中的难题及时反映给省直有关部门。三是成果求实。坚持不给党委政府及部门添麻烦的原则,发挥好“敲边鼓”的作用,不夸大、不缩小,拾遗补漏、抓特色、出亮点,干一件成一件,让每一项工作都能经得起历史检验、群众检验。比如,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山东要“继承和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指示精神,我们已经着手组织力量征集编辑包括《忠诚--山东老兵的军礼》《红色家园--山东革命老区村》《山东革命老区英烈传》在内的系列丛书,计划用三年多的时间,全面完成这套大型红色系列丛书出版任务。再比如,我们与省体育局谋划联手举办“红土地”一一山东革命老区县(市区)农民篮球友谊赛,由知名教练巩晓彬出任活动形象大使,目的就在于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搅动农村“一池春水”,让山东的乡村文化振兴真正动起来、活起来。

五、靠纪律严会

会领导班子认识到,省老促会不等同于一般的社会组织,有着很强的政治属性,必须坚持从严治会,严明纪律确保守好底线、不越红线,不越轨、不逾矩。一是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实施细则。公务接待、出差补助等,严格按省公务接待的有关执行,不超标准、超规格。内部人员从不搞吃吃喝喝,省直机关来人指导、外省市因公来人、省内市县老促会来汇报联系工作,我们都严格按陪餐人数标准执行。二是不搞特殊。省老促会正厅级干部占42%,副厅级干部占36%。大家来到老促会后,都是普通一员,不摆架子、不搞特殊。比如,大家中午都是吃工作餐,两菜一汤,标准15元;再比如,办公电脑个人自备,茶叶也是自己带,上下班乘坐公交车或骑电瓶车,没有例外。三是不计报酬。在没有一分钱报酬的情况下,大家把老促会工作当作一份荣誉、一份责任,辛勤工作、无私奉献,展现了老党员深厚的老区情怀和精神面貌。

(责任编辑:李韵)

扫码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