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头践行初心使命 致力促进老区振兴发展
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 陈开枝
我是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陈开枝。是一位“八零后”,从2013年接任会长至今,整整走过11个年头。11年来,我带领广东全省老促会同志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老促会“既是各级党政的高参,又是一支实干的力量,起着其他社会力量所无法取代的作用”要求,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以高度责任感投身老区建设,为老区振兴发展做了一点实实在在的工作。
一、带头加强思想建设。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们始终在深化理论武装、增强履职本领上下功夫,认真学习二十大精神、深入领会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把准政治方向,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我们始终铭记广东省老促会“不忘老区,为老区建设服务,为老区人民谋利益”的宗旨,这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化,从而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定为老区人民服务决心和信心。我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老区前辈为革命流了血,决不能让他们的后代再流泪。这种倾情老区、想方设法为老区人民谋利益的思想,已渗入我们的骨髓和血液,化作我们的自觉行动。比如2013年8月,我们了解到我省被认定的原中央苏区还没有享受到与江西、福建省的原中央苏区相同的扶持政策,我亲自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向主管副主任杜鹰汇报,积极争取,得到认可后,建议省政府向国务院呈报请示,后来,省政府接受了我们的建议。2014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的通知》明确广东梅州市全境以及河源市龙川县、和平县、连平县,潮州市饶平县,韶关市南雄市等与原中央苏区有紧密联系的周边县(市、区)列入规划范围,参照执行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国外优惠贷款的西部政策。随后,我们为推动海陆丰革命老区纳入国家欠发达地区扶持范围,多方呼吁,我亲自写信向张高丽、汪洋同志反映情况。经过多方努力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终于发文,将海陆丰革命根据地列入扶持政策范围。同时我会根据同属海陆丰革命斗争地区的汕头市潮阳、潮南区(以下简称“两区”)当地干部群众的呼声诉求,并查清历史真实情况,向省委省政府提出将“两区”列入海陆丰革命老区扶持范围的建议。2018年8月,省政府批准出台的《海陆丰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将“两区”正式列入扶持政策范围。我们这样坚持不懈为老区人民的福祉争取政策的行为,得到党委政府的高度肯定和老区人民的赞扬。
二、带头加强业务建设。我始终认为,业务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确保工作顺利进行和取得显著成果的重要保障。在平时工作中,我们注重把中央和省有关老区建设和支持老区发展的文件汇编成册,除发到各市、县(市、区)老促会外,我会人员人手一册,以便随时翻阅,吃透掌握有关政策,熟悉政策。比如2016年,原中央苏区龙川县主要负责人特意来我会反映:赣深客运专线建设原勘察方案经过龙川并设站,但项目评审时有专家提出,线路经过龙川绕远32公里、投资增加,优化后的方案取消了经龙川及设站,而省主管部门也同意了专家意见。他们在无助中专门来到我会,请求帮助呼吁解决。由于我们熟悉政策,知道中办、国办《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有一条:“大力推进老区高等级公路建设,优先布局一批铁路项目并设立站点。”(中办发〔2015〕64号),于是按照中央文件精神,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投资五个方面阐明龙川“建线设站”重要性和必要性,写出请示速呈省政府。省政府主要领导作出批示,原则同意我们的建议。后来,我们又向中国老促会和中国铁路总公司反映。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赣深高铁绕行到龙川县,从小站改成大站,并于2021年底建成开通,如今龙川站已经成为粤东北铁路的重要枢纽,促进了龙川和周边老区苏区县经济社会发展。
三、带头加强作风建设。我长期在省委机关工作,省委工作最大的经验就是深入基层调研。这一作风,我一直保持到现在,从不浮在上面,总会深入了解情况,解决问题。我们每年的调研,都会组织几个调研组,分别到十五个地级市及所属的几十个县(市、区)和一百多个镇村,甚至到农户。往往历时两个多月,召开数十场座谈会。调研十分深入,通过与当地政府、企业和居民的深入交流,有助于获取第一手真实资料,更直接地了解当地的发展状况、面临的问题。提高调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保证调研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政策制定提供更为有力的数据支持和依据。2019年我们向省委、省政府呈报《关于加快我省老区发展的调研报告》,时任省委书记李希批示:“针对调研报告提出的问题,要深入研究,综合施策。有关建议可考虑纳入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动我省老区苏区振兴发展意见中”。而在同年召开的全省推动老区苏区振兴发展工作现场会上,省委书记李希在讲话中只表扬了一个单位一个人,那就是省老促会和我陈开枝。这是对省老促会工作的肯定和赞扬。后来,省委省政府下发的含金量十分大的《关于进一步推动我省革命老区和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吸纳了我会调研报告中的合理建议。2020年我们通过深入调研后,向省委省政府呈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推动我省革命老区和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意见〉的调研报告》,审时度势提出九条建议。时任省委书记李希很快对报告作出批示,称省老促会“撰写了很有质量很有见地的调研报告”,要求各地和各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吸纳”。省委办公厅随即以粤批通知形式,将李希书记的批示和省老促会的调研报告发至省老区苏区振兴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有关地级以上市党委。后来,省老区苏区振兴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成员单位的意见,向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写出《关于报送省领导在省老促会调研报告上的批示贯彻落实情况的函》。正是我们改变作风,深入基层,深入调研,准确地了解情况,反映问题,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此外,我还带头加强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我们一直重视组织建设,历届老促会副会长都吸纳一些经验丰富、水平高的厅级干部和有关专家、企业家担任,同时注意吸纳聘请年轻同志进会工作,保证工作持续运行。成立党支部,由机关主要负责人担任党支部书记。党支部负责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通过听党课、参观学习等方式,学习党的重大决策部署和系列政策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区工作的重要论述,提高党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推动工作开展。此外,制度建设是工作运转的重要保证。它对于组织的持续、高效、稳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认识到这一点,这些年来我们重视制度建设。根据中央和省有关精神,对总制度《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章程》进行修改,并在会员大会上审议通过,作为我们的行动指南,并制定各项工作制度,保证了工作的正常规范运转。
虽然我这个“八零后”带领老促会一班人努力工作,在促进全省老区苏区振兴发展中取得一定成绩,但仍有不足,我们将继续努力,迎头赶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为广东老区的振兴发展,为老区人民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