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充分发挥“五大员”作用
江苏省老区建设促进会
江苏省老促会1989年成立,35年来始终定位服务与助推全省老区建设和“三农”工作,致力建设一个支持老区、建设老区特别有影响力的社团组织。经过历届理事会的共同努力与奉献,全省老促会系统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信任、老区群众欢迎的一支服务“三农”重要力量。2021年省老促会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江苏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2023年底被民政部门评为“四星级社团组织”。
一、着力当好全省老促会系统建设的“领航员”。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持政治建会、依法办会、实干兴会、创新强会,以党的建设带动老促会建设,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老区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努力提升全系统服务大局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二是加强组织体系建设。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老促会的组织建设,选择德高望重、能干肯干从事党政领导退岗后人士担任理事长。省老促会近两届理事长均有担任两个地级市党政主要领导10年以上丰富经历,后又走上省级领导岗位,领导能力强,人脉资源广。徐州市县两级老促会会长基本是政协退休一把手担任,并受同级政协管理。全省83个县(市、区)级老促会会长均从县级四套班子负责人退休转岗担任,其中任过正县级领导的约占一半以上,乡镇级会长一般由副科级以上兼职或专职。镇江市明确所属40个乡镇会长均是乡镇人大主任,村级会长是现任村书记或主任。今年支树平会长在省和镇江市会长陪同下到句容市天王镇金山村调研由市老促会帮扶建设中药材富民产业基地时,留下了中国老促会系统六级会长绘金山的珍贵照片。经初步统计,全省老促会组织体系延伸到乡镇的共831个,延伸到村9543个,分别占全省89%、57.9%。省、市、县三级老促会均由同级政府解决办公用房、工作经费和交通工具等,全省老促会系统共有会员和志愿者约20万人,正是这支坚强的队伍保证了全省老促会系统各项工作能上下协调、齐心协办。三是加强制度建设。按照“依法办会、按章办事”的要求,今年我会又修改印发了工作、学习、公文处理、党建、固定资产、公务接待、车辆运行、经费支出等十四项内部管理制度,并主动接受业务主管单位、监管单位、指导单位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管理,促进各项工作规范有序运行。根据省委省政府领导的相关批示,我会今年初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老促会组织自身建设的指导意见》,不断提高老促会规范化管理水平。
二、着力当好党委政府献言建策的“参谋员”。一是积极提出对黄花塘革命老区实施“点穴式”帮扶的建议。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办发〔2015〕64号),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2017年向省委省政府提出对盱眙县黄花塘革命老区实施“点穴式”重点帮扶的建议,得到时任省委书记李强批示:“此类革命老区帮扶要给予重点支持、政策倾斜,也要注重动员社会力量对口支持”,省级相关部门积极推进。据统计,实施“点穴式”帮扶以来,省级向黄花塘镇投入的各类帮扶资金5亿多元。该镇12个经济薄弱村的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超过50万元,627名农村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全部实现脱贫。二是积极提出对郭村镇革命老区实施“点穴式”帮扶的建议。2019年,我们在总结黄花塘帮扶经验的基础上,提交了《关于将郭村镇革命老区列为省级“点穴式”重点帮扶单位的建议》,时任省委书记吴政隆作出批示,省级有关部门支持的12个帮扶项目,计划总投资4.5亿元,已有8个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落实资金1.92亿元,这为老区振兴提供了强力支撑。三是积极提出支持革命老区相对薄弱乡镇振兴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建议。2022年,我们配合省发改委,参与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调研,共同形成《江苏省革命老区相对薄弱乡镇调研报告》报送省政府,推动出台了我省《支持革命老区相对薄弱乡镇振兴发展促进共同富裕若干措施》,将刘老庄、黄花塘和郭村镇等29个红色乡镇列入全省支持的薄弱乡镇范围,提出10条帮扶措施,2023-2027年省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支持29个革命老区相对薄弱乡镇,省发改委、省农业农村厅等11个部门每年都排出一批老区乡镇急难愁盼的项目付诸实施,助力老区乡镇加快发展。
三、着力当好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守护员”。从2021年开始,我省启动“红色资源调研普查工作”,全省各级财政安排专项工作经费1280万元,有1200多人参加调研普查。经过2年的努力,高质量完成红色资源普查工作,实现了“三个一”的要求,即建立一本台账、编写一册史料、完成一篇调研报告。经过普查,全省共有各类红色资源8534处(件),其中伟人故里195处,革命历史事件和活动遗址、遗迹2136处,墓碑(群)/烈士陵园2226处,综合性革命历史纪念馆468处,革命历史的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2724件,以烈士命名的乡镇、村785个。我们撰写了详实的全省红色资源调研报告,省委书记信长星批示:“此项调研普查很有意义,我们要保护、管理、运用这些极为宝贵的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时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爱军批示:“在省老促会的精心组织和全力推动下,全省红色资源调研工作取得十分显著的成绩和宝贵成果,相关建议也十分有价值,为正在推动中的全省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立法工作提供了珍贵的基础资料和工作意见。感谢省老促会各位领导和全省老促会战线的同志们。请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立法工作专班的同志们学习阅研”。时任副省长徐缨对此也作出了批示。我们以高质量的红色资源调研普查,推动《江苏省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条例》的出台,并已于今年3月1日施行。
四、着力当好老区精神弘扬光大的“宣传员”。一是广泛开展宣传推广。积极借助主流媒体,注重运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切实发挥各级老促会系统杂志和网站的功能作用,全方位、多侧面地宣传和展示老区精神,形成舆论宣传声势。深入开展群众性的老区精神宣传活动,不断推动老区精神(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五进”活动,扩大老区精神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二是不断创造精品力作。2023年,省老促会组织编纂出版76部革命老区县发展史,成为全国第一个全部完成编纂的省份,在全国革命老区县发展史丛书发行仪式上,我会获特等奖。各地出版和创作了一系列精品力作,具有代表性的有沛县编写的《红色资源纵览》、盐城市重点打造的大型电视文献记录片《铁军》等一批红色经典作品。三是推动红色场馆挂牌。去年底中国老促会授予江苏省革命老区21个红色场馆“老区精神教育基地”牌匾后,今年初省老促会又单独另外授予21个红色场馆“老区精神教育基地”牌匾。今年3月下旬,中国老促会支树平会长亲临江苏参加国家级和省级授牌揭牌活动仪式。我省无锡市、溧阳市等地老促会也相应给市、县级红色资源场所进行授牌,举行现场授牌仪式。
五、着力当好财政资金社会捐赠的“引导员”。一是积极实施产业帮扶。积极发挥财政专项帮扶周转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按照确保帮扶实效和资金安全的要求,着力增强产业帮扶的“造血”功能,积极推进产业帮扶项目建设,取得了“双扶双赢”的精准帮扶实效。近10年来,我会累计投放借款3.62亿元,实施帮扶项目2141个,带动8.93万(次)农户发展产业,帮助5.31万(次)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二是积极开展慈善募捐。2018年底,我们设立了慈善募捐部,5年来共募集善款1.65亿元。不断拓展公益募捐活动类型,从最初的助学、助困,延伸到助残、助教、“双拥”及支持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等多种类型。2023年慈善公益项目募集善款2569.55万元,善款使用率98%,参与捐款的社会公众多达万余人次。“携手助老区”公募项目成效明显,83个市、县级老促会、志愿者团队共设立241个“携手助老区”公开募捐项目和148个个体救助项目,帮扶各类困难家庭超过13.4万户及资助红色资源场馆建设项目5个。三是积极推进“滴水·筑梦”助学活动。10年来,我会与相关省属企业联手,启动“滴水·筑梦”助学帮扶工程。以资助高中阶段、职技校家庭困难学生为重点对象,以苏北5市为重点帮扶区域,覆盖全省13个设区市,资助学生每学年3000元,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发挥了积极作用。“滴水·筑梦”助学帮扶工程实施10年来,共募集助学资金14691.44万元,资助学生37212人,高考升学率96%,已毕业学生就业率99%,基本上都显著改变了家庭经济状况。
我省老促会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对照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对照全省老区干部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把会议要求和与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带回去,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有力的举措,进一步加强老促会队伍建设,不断增强为老区服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江苏老区建设和振兴发展再立新功!
(责任编辑: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