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看家本领 当好参谋助手
不断提升老促会组织地位作用
黑龙江省老区建设促进会
近年来,黑龙江省老促会高度重视自身组织建设,充分发挥老同志多曾长期在地厅和县处级领导岗位工作、熟悉农业农村、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优势,用好调查研究这一“看家本领”,在调查研究上大胆创新,大大提升了老促会组织在省委省政府、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地位,有力推动了革命老区事业的发展。2020年以来,每年的调研成果都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关注,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连年做出批示,转化为省委省政府的重要决策。主要做法是:重点在调研选题、方法、对策三个方面下功夫,实现“三个确保”。
一、在精选调研课题上下功夫,确保紧扣群众所需和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为了把准方向、服务大局,我们坚持锚定“两头需要”进行选题。一头是顺应群众呼声确定调研课题,使调研能促进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另一头是坚持老促会省委省政府参谋助手的职责定位,围绕党委政府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确定调研课题。2020年以来,我们分别就老区脱贫攻坚、农业农村现代化、空巢村、农民持续增收、红色文旅等进行了专题研究,既反映了老区群众所急所需所盼,又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时任省委书记张庆伟、省长胡昌升和现任省委书记许勤、省长梁惠玲,对省老促会每年提交的调研报告都做出重要批示,给予成分肯定。2021年,省委书记许勤在我们上报的《谋振兴、促发展,百村千里行”调研报告》上批示:“请昌升同志(时任省长)阅示,从调研报告看,老区乡村振兴取得了显著成绩,也存在多方面问题,特别是空巢村、持续增收等问题应深入研究具体措施,扎实推进老区乡村振兴。”胡昌升省长批示“谢谢老促会的同志们,报告内容很实,所提的矛盾和问题值得高度重视,所提的六条建议值得我们采纳。”2022年,我们就把解决空巢村问题作为首选课题。通过深入调研,如实反映了一些乡村人走屋空、园田荒芜、留守的老人和儿童形单影孤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指出空巢村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省委书记许勤批示:“此专题调研报告反映的“空巢村”问题,即涉及乡村振兴又涉及国防安全,情况及成因分析、建议值得认真研究,提出综合治理之策。请省政府研究处理。”省长胡昌升责成常务副省长召集省发改委、财政厅、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开协调会,在研究吸纳我们提出的建议基础上形成了《关于有序解决空巢村问题,加快推动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
二、在创新调研方法上下功夫,确保情况和问题能摸得准、研得透。我们始终注重调研方法的创新,为形成高标准调研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2023年,我们在农民持续增收调研中,把调研分为三个环环相扣的阶段。第一阶段:“三级联动、系统调研”。省一级由省老促会会长带队,在市县先期调研的基础上,先后深入哈、齐、牡、鸡4市8县调研。每到一地,召开座谈会,现场考察,走村入户,面对面了解实情。“三级联动”集中了县、乡、村党政组织的智慧,既了解了整体情况,又做到了“窥一斑而见全豹”。第二阶段:“微服返乡、深入调研”。针对第一阶段调研面上情况多、问题研究不够深入的情况,省老促会派曾在市县工作过的部分同志分别回到工作过的地方或自己的家乡,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面对面、心贴心与基层干部和农民进行对话交流。“现场诊脉,逐条开方”,与农民一起形成增加收入的实招、好招、有用的招。会长杜吉明回到出生地鸡东县下亮子乡正乡村,直接住进了侄子家,和乡亲们面对面交心,村里把近10年的账本都拿出来,农民收入变化情况一目了然。4天时间,先后与59名村民在田间地头、茶余饭后谈心交流。他深有感触地说:“和村民同吃同住,感情距离拉近了,村民才会与我们掏心窝子。”直到调研结束,鸡东县领导都不知道他在正乡村住了4天。杜会长还自己动笔,把家乡情况梳理出养殖业薄弱、宅基地闲置、人口老龄化、集体经济发展慢等六个挑战,逐条与村里商量办法,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和措施,并将形成的调研报告提报省委。时任省委副书记王志军批示:“老促会的调研报告很有价值,请农办阅研。”副会长田恃玮也回到青冈县认真总结了大董黑土地企业和保安村、兆林村、北岗村的经验做法,提出了老区村应发挥比较优势,引进工商资本搞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对策建议。返乡调研的其他同志还了解到诸如庭院经济发展,宅基地、园田地和林地闲置,村里土地确权、机动地清理等很多实际情况,对形成专题报告都起到了重要充实作用。第三阶段:“破解难题、靶向调研”。在前两个阶段调研基础上,对发现的难点重点问题揪住不放,有针对性的进行第三阶段的深化调研,对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再研究。如阿城区松峰镇引进上海投资公司对小李店屯整体改造开发民宿项目,带动了百余村民共同参与和多元增收。绥棱县向荣村2013年在支部书记刘峰带领下组建了农机合作社,到2022年人均收入达1.88万元,集体积累达5800万元。在百余天三个阶段调研基础上,我们形成了《关于老区农民持续增收问题的调研报告》。系统分析了农民增收现状的7个特点,总结了7点经验启示,分析了6个制约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7个方面23点建议。省长梁惠玲批示:“请农业农村厅对所提对策建议认真研究,推动老区农民持续增收”。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副省长批示:“省老促会这个调研报告很好!请农业农村厅认真阅研并就报告的七点建议深化研究”。省人大、省政协的主要领导也分别做出批示。在我们形成的《瓦舍田间问良策 老当益壮奉丹心--一个专题、三个阶段调研活动综述》上,省委许勤书记批示:“省老促会这项调研工作值得肯定”。
三、在研究对策建议上下功夫,确保切实可行能解决问题。我们在调研中,对发现的问题都能针对实际精心研究,提出务实有效的建议。2023年针对农民房屋产权和宅基地不能交易、租赁市场也没完全打开、用地政策趋紧、农民实现财产性收入和非粮收入面临瓶颈等问题,我们提出了“激发改革活力,靠宅地资源开发利用,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建议。这些建议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赞同和支持。又如,为了促进小地块向大地块连片,把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我们提出了对整村入社的乡村,优先扶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建议,得到了地方和有关部门的认可。为了所提对策和建议管用,除了省内调研,我们还根据需要到省外取经。如调研红色文旅课题时,我们先后到了江西、江苏、海南等省考察,做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由于我们注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推动了相关工作的深化和落实,受到了省委省政府对老区的高度重视,做到了“高看一眼、厚爱三份”。在省委省政府支持下,省老促会近年来工作实现了四个突破。一是法制保障有突破。全国首个由老促会主持起草的《黑龙江省老区振兴发展促进条例》获得颁布实施。二是组织机构有突破。农垦组建了老促会,森工系统正在努力推进中,乡镇层次也健全了老促会组织或有专门人员负责,即将实现了全省老促会组织全覆盖。三是部门支持有突破。农业农村、发改、财政、卫健、交通、文旅等有关部门积极支持老区发展,在政策上坚持同等优先。四是联络动员有突破。省工商联、妇联、侨联、新联会、农商会等社会各界与省老促会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主动参与老区发展。同时,在国家级教育基地成立、抗联精神研究宣传、东边道政策争取、海员培训等工作方面,也都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
(责任编辑:李韵)